可以說,王慶之所以黑料滿滿,完全是形式需要。或者說,這也是為了迎合趙煦的帝王心術。
對於皇帝來說,沒有汙點的臣子,永遠比有汙點的臣子更難掌控。但凡是做了皇帝的,掌控欲都炒雞強烈,你一點汙點都沒,叫皇帝怎麼能放心?這就是人心了,隻不過美曰其名為“帝王心術”罷了。哪怕是官員,幾乎都是有點“前科”的,或者是有“把柄”的。如果你都沒有,怎麼混得進官僚的圈子裡,怎麼把你當成自己人?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清官在貪官紮堆的北宋官僚裡,顯得那麼耀眼了。都被同僚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能不耀眼嗎!
忐忑不安的王慶,看著趙煦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紅,好像下一秒就要憤怒得拍案而起,指著鼻子罵自己了。
要是趙煦肯罵他,倒也沒事。反正皇城司就是天子的私軍,是用天子的內藏庫撥下的俸祿,看趙煦的臉色那是正常的事。但如果趙煦連罵都懶得罵他了,那就證明他已經不值得皇帝罵了。等著王慶的,恐怕就是流放千裡,永不敘用了。
就在王慶胡思亂想的時候,趙煦突然站起了身子,在垂拱殿中踱著步子。
北宋的皇宮不大,而垂拱殿中也是像普通百姓家裡大廳一樣,並不算太大。趙煦來來回回地走著,也用不了多少時間。也不知道他轉了多少個圈子,才猛地停住了腳。
“王卿,這封密信你看過了嗎?”
趙煦目光灼灼地看著他,眼中似乎孕育著一團火。
王慶則完全被嚇著了,連忙跪伏在地上,顫聲地說道:“陛下,臣不敢稍有逾越!”
“你真的沒看過?”
趙煦繼續逼問道。
“回稟陛下,今早那張正書把密信交由臣,臣就立即過來覲見陛下了……”王慶額頭上冷汗淋漓地說道。
趙煦聽了這話,良久都沒有說話。王慶悄悄地抬頭看了一眼,發現趙煦目光迷離地看著殿門外的方向,不知道在思索些什麼。“你是不是將邊事跟他說了?”趙煦突然想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張正書是怎麼知道得這麼詳密的?就算是樞密院,也是剛剛接到安撫司的密報,說是西夏人在調兵遣將,似乎要奪回平夏城。
西夏人要奪回平夏城,早在趙煦的預料之內。丟了平夏城地區,西夏就丟了兵源地,不奪回豈不是等於大宋丟了燕雲十六州?西夏人的反攻,早就在趙煦的預料之內,而且也做了相應的布置。隻是張正書能提前得知西夏人的布置,還大膽地預測了西夏人這次進攻是“自殺式”的進攻,其中牽扯到西夏內部的政權爭奪,這就讓趙煦舉棋不定了。
如果張正書的預測是正確的,那確實是一個機會,可以將計就計,擴土千裡,反正西夏人還在內亂之中,這地不拿白不拿。但如果張正書預測錯了呢?那恐怕就是要葬送數萬精兵的敗仗了,趙煦親自掌權以來,對外戰爭就沒吃過這麼大的虧,一時間也躊躇不定了。
“陛下,臣對大宋,對陛下之忠誠,日月可鑒。那張正書也不是皇城司吏員,亦非皇城司官員,哪怕是皇城司內部,也是有嚴苛保密的一套辦法,張正書絕無可能知曉邊事……”王慶信誓旦旦地說道,這方麵他還是很有自信的。
趙煦對皇城司大體上還是很滿意的,也相信王慶不會賣張正書的賬,所以張正書應該真的是推測。沒辦法,汴梁城中的小報行業實在太過繁盛了,張正書通過小報大概知道邊事,也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