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得這秀才掉書袋了,都哄笑起來,燥得那秀才滿臉通紅,說道:“莫欺少年窮,日後須叫你知曉,什麼叫金榜題名時,跨馬遊街日!”
“秀才,省些氣力罷!如今世道都變了,武人都能賺大錢。彆抱著聖賢書不放了。瞧瞧那些不讀聖賢書的商賈,如那‘大桶張家’的小官人,不也是腰纏萬貫?要俺說啊,你就是假清高,若是放得下身段去賺錢,豈能輸給那武人?”有人瞧不過眼了,奉勸這個秀才少說兩句。確實,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年頭,能靠自己賺錢那都是本事。
這個秀才漲紅了臉,他確實沒啥資本能秀得出來的,最後隻能酸溜溜地說道:“不就是一商賈麼,大抵上的傻了,才給武人這般多錢!”
“大桶張家”小官人傻了這件事,已經成汴梁城中的笑談了。
很多人一開始也認為這張小官人是傻了,有書不讀,花大精力去種菜,甚至現在徹底從縣學退學了。弄一份報紙,很多人都看著張小官人的笑話,準備拿瓜子看好戲,看官府封禁“京華報社”。
可讓大家都大跌眼鏡的是,張小官人的報紙火了,甚至還把和樂樓的李行首也推上了一個高不可及的地位。甚至張小官人弄的香水,早已風靡了汴梁城。就算是很多人不看好的蔬菜,據知情人士透露,已經滲透進汴梁城百姓的餐桌了。
這樣的一個商賈奇才,居然有人說他是傻了?估計說這話的人才是真的傻了,傻得都看不清事實。
這些天張小官人在城郊大搞基建,花費數千貫的事,也驚動了不少“吃瓜群眾”,準備看好戲呢!
殊不知,已經有好部分醒悟過來的人,已經默默地關注著城郊的變動,甚至還有一些大商賈用商業探子去打聽消息了。可見,張小官人並非是傻了,而是他做的事情沒多少人能理解罷了。但是等你理解了,人家已經開始賺大錢了。
聽這秀才說張小官人是傻了,很多人就搖了搖頭,不再說話,誰知道那張小官人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秀才見沒人搭理他,也沒人說張小官人的壞話,他也好生無趣。
恰在此時,茶肆裡走進了一個博君人,準備說書了。
不消說,今天主講還是《射雕英雄傳》。不得不說,武俠的出現,給宋朝行業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白話文也能寫,而且寫得這般驚心動魄,扣人心弦,讓宋人是大呼過癮。甚至很多宋人已經成了“雕迷”了,每天都有人去“京華報社”前麵催更,這讓主筆的曾瑾菡很是開心。
最關鍵的是,《射雕英雄傳》寫的是平頭百姓,不是官,也不是大人物,而是小人物升級,這代入感簡直是爆棚了,怪不得宋人個個沉迷其中。哪怕是一些大人物,也不例外,甚至從中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而這《射雕英雄傳》的橫空出世,直接讓一些靠著寫的文人恨得牙癢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