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產、學、研一體(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219 字 2024-03-22

張正書的話還沒說完,香水作坊的負責人,我們可敬的郭騫道長猛地起身,麵色發狠地說道:“誰,是誰這麼大膽,竟敢覬覦香水秘方?小官人,你無須擔憂,隻要老道有一條命在,老道誓死捍衛這個秘方!”開玩笑,要是秘方泄漏了,他就要賠一萬貫錢的,把他賣了都賠不起啊!當然,最重要的是,因為香水的大賣,這老道已經拿了不少獎金了,甚至都超過了他的工錢,讓不少人羨慕得眼紅。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道士郭騫有這麼大反應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郭騫的表態,其餘作坊的工匠也紛紛表態,都義憤填膺,憤恨難平。

也是,在宋朝商業間諜也很常見了,這隻關乎道德問題,因為《刑統》上沒有明文規定這是犯法的!就算是犯法,有了千百倍的利益,也會有人前赴後繼地冒險。所以,很多人都理解了,為什麼張正書一定要招募武人來護院。

“安靜,聽我說!”

張正書做了個安靜的手勢後,“樹大招風,這是在所難免的事。但我們要做的,是未雨綢繆。我決定了,以雇來的護院為基礎,加上張家僮仆,組成巡邏隊,發現可疑人等,一律拿下……”其實這個任務不算難,除了作坊的工匠、技校的學生以外,李家村的村民就那麼幾百個,在宗族社會中,任何一個新麵孔出現,都會成為新聞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做到這事是輕而易舉的,看到底下的人沒反應就知道此事沒有難度了。

“……在作坊外要建立高牆,不能再如此暴露了。”張正書沉聲說道,“雖然機密在作坊之中,但是這樣也會被人窺視一二的。”

這一條也沒有異議,甚至有人已經發現了,這兩天確實有陌生人出現在李家村中,還對作坊探頭探腦的,甚至還有想和工匠攀談的。

“此外,作坊負責人要下去對工匠一個個說明白,泄露秘方的後果!”雖然張正書采用了流水線和標準化的生產模式,但其實也不算保險。如果有人潛心在每一條流水線上挖掘機密,總有一天會把秘方泄露出去的。所以,加強思想教育是必要的。有獎有罰,才能管理好這麼多人。要知道,如今的李家村,

“小官人,不消你說,俺們每日都在強調哩,不要同不相乾的人閒談,便是不同作坊的工匠也不成!”

果酒作坊的負責人,是一個有著二十多年釀造果酒經驗的老酒匠,姓杜,也不知道他和杜康這個釀酒始祖有什麼關係,據他自己所說是沒啥親戚關係的。

張正書點了點,說道:“果酒作坊的態度值得學習,千裡之堤,毀於蟻穴,謹小慎微是沒有錯的!不僅對待秘方上,對待質量上也是一樣。”

其實,張正書之所以要保護核心技術,並不是要敝帚自珍,而是要殺一殺自己研發不出來就偷彆人秘方的歪風邪氣。如果一個匠人,他費儘千辛萬苦才發明的東西,結果還沒來得及有什麼收益就被人竊取了成果,這樣是不是一個打擊?如果沒有利益,這個匠人以後還會投入發明之中嗎?肯定不會了,沒人是傻子,吃力不討好的事沒人願意做的。

張正書鼓勵的是發明,而不是剽竊。要是你不會發明,先“山寨”也行啊。連“山寨”都不“山寨”,隻想著來偷技術,這就非常無恥了。

抓到這樣的人,張正書決定往死裡揍,揍不死就好。殺雞儆猴,是必要的手段。在宋朝這個皇權不下鄉的年代,抓到小偷村民是有很高自主處置權的,不鬨出人命,不把人打殘廢了怎麼都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