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仙醁果酒(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536 字 2024-03-22

“你覺得,叫‘仙醁’如何?”張根富提議道,或者說極為期盼,渴求的眼神看著張正書。

張正書突然覺得有點不忍,雖然張根富是他的便宜老爹,但畢竟是他奪了人家兒子的軀殼,卻好像沒儘到做兒子的本分。這本來就不算得是什麼要緊的事,張正書想也不想地說道:“‘仙露’這個名字不錯啊,這酒清澈得確實像仙露一樣……”

“不是‘仙露’,而是‘仙醁’。”張根富兩眼失去了焦距,好像想起了什麼一樣。“所謂‘醁’,亦即是美酒。‘仙醁’,是個好名字……”

當然,不學無術的張正書聽得一頭霧水,“這特麼是個什麼字啊?”沒辦法,常用字裡根本沒有這麼一號字,就算到了後世,這個字也變化成了“淥”,也不是常見字。好在,張正書是有係統的人,係統無奈地把這個字弄得大大的,直接出現在張正書的腦子裡。

“嗯,‘仙醁’這個名字不錯!”

張正書這句恭維的話倒也不算違心,隻是奇怪張根富為啥能想出一個這麼有“內涵”的名字來。

很快,張正書就明白過來了。

原來,張根富年輕時的夢想,就是開一間青樓,開一間正店,名字都想好了,叫做“大桶張宅園子正店”,不僅是一間青樓,還帶著園林式的園子。釀的酒,名字就叫“仙醁”。當然,這個名字也不是張根富能想出來的,而是用錢請一個秀才想出的名字。以張根富的水平,估計把《廣韻》(宋朝的官方字典)翻爛了,張根富都未必能找得到一個拿得出手的名字來。

然而,事與願違,張根富雖然有心經營一間酒樓,那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喝酒、狎妓不花錢了。但萬事俱備之後,原先那正店東家卻說不賣酒樓了。不賣酒樓,就算張根富把酒樓建起來都沒用,因為拿不到釀酒權啊!而原因,居然是那正店東家說這是他祖上產業,不能在他手上變成青樓,成了大宋的“紅燈區”。

末了,那正店最後還是轉手了,結果後來的買家比張根富少出了千貫錢,張根富實在想不通,居然還有人嫌錢多的。

後來,也不是沒有機會。先前白礬樓的東家,因為涉及到朝政問題,又經營出錯,不得不賤賣了白礬樓。張根富也參與過問價,但很快就出局了。白礬樓作為皇家酒樓,是不可能讓一個沒有朝中靠山的商賈拿下來的。正因為是這樣,範大郎才能拿下白礬樓,並且改名為“樊樓”。

於是,張根富開春樓這個夢想開始一直擱淺,一直遺憾到了現在。

聽完便宜老爹的追溯往事,張正書是被雷得不輕。沒想到他這個便宜老爹,心中居然有這麼騷包的夢想,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啊!

不過,張正書也知道,想要開正店啥的,基本不用想了。因為釀酒權這東西,基本不會交由到沒有背景的商賈手中。這是因為宋朝統治者們害怕,商賈為了利益,不斷地消耗糧食釀酒。因為宋朝的漕運實在太多弊病,而汴梁城又是倚靠漕糧才能維持運轉的,所以高層不敢賭。畢竟有背景的商賈基本是聽話的,災年荒年之時讓他們減少釀酒量,沒有誰敢不聽。不聽的後果,太嚴重了。釀酒少一點,最多就是少賣一點酒,可酒價會漲上去,對於利潤也沒啥影響。但是,不聽話的後果,很可能就要被拋棄了。

張正書想明白了其中利害關係,也歎了口氣,心道:“沒辦法,誰叫現在的釀酒產業就是國企壟斷行業呢,私人無法經營也是對的……”

“不曾想,臨到老了,我居然還能釀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