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嫁妝太厚(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127 字 2024-03-22

曾信驥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而此刻張正書卻和曾瑾菡走進了曾家的私倉裡。

不得不說,曾家能做到大宋第一絲綢商賈的規模,確實有其門道。其實,曾家並沒有多少控製多少養桑蠶的農戶,但他們的收購價永遠比彆家多出那麼幾文錢來。彆小看這麼幾文錢,也許在商賈眼裡這幾文錢是利潤,可在蠶戶眼中,這幾文錢就是他們的生計。

給的錢多了,收上來的絲綢自然也就多了。再加上完備的船隊,可以快速地將江南的絲綢,大量遇到開封府這裡,也可以通過海運,販賣到東瀛、大食等國。當然,即便海外獲利更大,可絲綢最大的市場,還是在宋朝境內。況且海貿之事,一年僅能出海兩三次,至多四五次,所得再多也有限。倒是冬日時期,可以出海牟利,這時節可比在大宋販賣絲綢劃算多了。

張正書暗暗讚歎了幾聲,看來他那個未來嶽父,本事確實不小,敢想旁人之不敢想。很多時候,第一個吃螃蟹的往往是最賺錢的。彆家絲綢商賈也不是沒想過模仿曾家的銷售模式,可惜他們都隻是模仿而已,卻不得要領。以為隻是雇傭幾條船,把江南的絲綢運到開封,運到洛陽、運到長安售賣就是了。殊不知,這中粗獷式經營,和曾家的管理式經營不知道差了多少。

“我才發現,如果沒有我出現,曾家再過幾年,就可以取代‘大桶張家’,成為汴京城首富,乃至整個大宋的首富了罷!”張正書由衷地感慨道,這確實是顯而易見的。曾家一直堅持海貿,而張家還是在放錢,相比較之下,高下立判。

曾瑾菡掩嘴偷笑道:“你這人,倒是很會抬高自己!”

“這是事實啊!”

張正書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確實是這樣沒錯。因為他的橫空出世,才讓“大桶張家”的名聲更甚以往。且不說那“香水”,就算是報紙一物,已經將赤果果的商賈之家,熏陶得有點文墨了。從這一點上來說,不管是曾瑾菡,還是曾文儼,都是服氣的。幸好一家人不說兩句話,特彆是強強聯合之下,曾文儼樂得見張家比以往更強大。

不是曾家不想爭第一商賈的名頭,而是曾文儼知道,第一並不僅僅意味著榮耀,還有隨之而來的壓力。既然如此,何不將壓力外推,自己悶聲發大財?看似是萬年老二,但做老二的壓力,肯定比老大小多了。有事老大頂著,老二還能從容後退不是?

“你這人,好生不害臊!”曾瑾菡揶揄了一句,“不過你賺錢的本事,確實比你作詩厲害。那首《桃花庵歌》,直白如話,不用典,不修辭藻,音調務近俚俗,輕便自山,若不是最後四句點睛,實乃平凡之作。”

張正書樂了,要是唐伯虎知道他的詩被這樣貶低,肯定會氣得壓不住棺材板的——額,好吧,唐伯虎這時候還沒出生……

隻不過,宋朝人確實有本事瞧不起後人,因為宋朝人作詩的本事僅稍遜給唐朝人,作詞卻當屬第一。而唐伯虎這樣的明朝人,自然是入不得法眼了。幸好唐伯虎才情足夠,瀟灑中帶有點張狂,最是符合宋人歸隱山林,又憤世嫉俗的心態,所以曾瑾菡才這麼評價的。

“寫詩作詞,不過為了消遣娛樂罷了。賺錢才是第一要務啊,不然哪裡錢銀養你?”張正書肆無忌憚地調笑道,聽得後麵跟上的曾信驥都翻起了白眼。曾家千金,何須彆人來養?哪怕曾瑾菡嫁給一個窮困潦倒的乞丐,那個乞丐也會因為娶到這麼一個千金而直接發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