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四經》?”
章惇疑惑地看著張正書,問道:“老夫可沒讀過,難道你讀過?傳言《黃帝四經》記錄於《漢書》之中,早已不存於世……”
張正書一愣,才發現係統提示了:《黃帝四經》漢以後已經失傳了,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才從馬王堆漢墓出土。“丫的,你陰我?”張正書在腦子裡惱羞成怒地說道,以他不學無術的水平,怎麼可能知道《黃帝四經》的內容?結果係統根據關鍵詞篩選出來的經典,張正書當然是“不假思索”地用了。
一用,就出事了。
張正書哪裡知道《黃帝四經》失傳了的?當即露出了一個大破綻。
“陰你就陰你咯,不順眼你來咬我啊?”係統傳出賊兮兮的笑聲。
“怎麼可能失傳了,我就看過啊?”到了現在,張正書忽略了係統的話,硬撐著頭皮說道。
章惇忽然好像明白了什麼:“原來你是黃老傳人,怪不得不肯入仕!不過,《黃帝四經》乃是道家經典,也是古籍經典,若是郎君有孤本,可否借老夫一觀?”
好在張正書氣定神閒地說道:“原本不知道丟哪裡去了,不過我記得內容,要是章相公想要全書,我可以寫出來的……還有一個,我不是黃老派的!”
章惇撫須,態度大變地說道:“看就不必了,你給老夫說說看,這《黃帝四經》的內文。”
張正書也不含糊,為了說服章惇重視軍隊改革,他著重挑出了《黃帝四經》的《君正》、《四度》,“……能收天下豪傑驃雄,則守禦之備具矣。審於行文武之道,則天下賓矣。號令合於民心,則民聽令”這類的語句,特意加重了語氣。他的意思很明確:瞧,這不是我說的,是黃帝說的。你們儒家不是希望複三代之治嗎?這是黃帝說的話,比三代更早,黃帝更是漢人之祖,你們還法不法先王?
《黃帝四經》不長,念了小半個時辰就念完了。
章惇卻聽得大為觸動,雖然黃老之學有消極一麵,但實際上卻是很高明的治國之術。“恨不得早聽此經!”章惇感慨說道,“隻可惜,我大宋無可效法……”
得,張正書知道自己又白費口舌了。
事實上,正如後世研究的那樣,一個人的世界觀在二十五歲左右已經定下來了。想要改變一個人的世界觀,還不如摧毀這個人的肉體來得更快一些。張正書也隻是儘力而為,至於章惇聽不聽,就不關張正書的事了。
“還不如跟趙煦說這種事,他比較好忽悠一點……”
張正書搖了搖頭,這更加堅定了他選擇自己的路。要是進入官場,說不定他都來不及做什麼事,就被同僚排擠出來了。每天陷在勾心鬥角裡,想做實事都做不了。哪怕外放到州府之中,也得跟胥吏虛以委蛇,鬥手腕……內耗得來,任期又去了一大半。這樣的情況,張正書是不想看到的。
“張家郎君,你有才,但切勿得意忘形。老夫能忍你,但若老夫失勢,怕也保不住你。”章惇歎了口氣說道,“你且好自為之,莫要再言軍國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