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書正思索間,卻聽那跟班拍馬屁說道:“王爺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若是能寫出一首好詞來,何愁不能得到李行首青睞?再不若,王爺畫一幅仕女圖送與李行首,說不定李行首就想見王爺了……”
“要小的說啊,何必這般麻煩。王爺隻需亮明身份,那李行首豈敢不從?”
“你這人,好生沒趣。李行首天仙一般的人物,豈能用世俗權力迫她做這些事?”那王爺出言斥責道,那跟班連連點頭稱是,但張正書瞧得分明,那跟班是嘴角洋溢著笑容,想來是故意找罵的。
張正書知道,不是這些跟班喜歡抖m,喜歡受虐,而這個是最不容易被發現的拍馬屁手法。換句話說,領導肯罵你,代表領導還在意你。如果領導連罵都不想罵你了,證明在領導眼中你已經不值得他浪費時間了。之所以說是高級的拍馬屁方式,是因為故意挨罵,等於無形中拔高了領導的智商,彆看領導罵得狠,其實心中是很開心的。
好為人師,這是大部分人都有的毛病。真正不恥下問,或者是胸懷虛穀的人,還是太少了點。不當一回人師,怎麼顯得領導比你高明一點?要是領導什麼都比不過底下的人,那這個領導也太失敗了。
人都是聰明的,或者說中國人在這方麵,極具天賦。
連張正書聽了,都覺得麵紅耳赤,心道:“丫的,這也太沒底線了一點,真的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啊,不管是在二十一世紀還是在北宋……”張正書想起了前一世公司的某個同事,就是這樣的人,整個公司都看不起他,可老板就是喜歡用他。人心啊,太過奇妙。
“是是是,王爺憐香惜玉,不同小的這般粗魯,不懂情趣之妙……”
張正書聽到這,想吐槽了:“你丫的不是不懂,是在裝蒜!”然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張正書絕不會自尋麻煩的。“這景明坊內多貴胄,想必這王爺也是住在左近罷?不過,申王趙佖眼睛瞎了,自然不會去狎妓。嘖嘖,也是時運不濟,要是趙煦掛了,論第一繼承人就是申王趙佖了,可惜中國自古雖然有智障當皇帝的,但沒有盲人當皇帝的先例。”
其實,申王趙佖的眼疾並不是瞎了,很可能是高度近視。高度近視到什麼程度呢?都看不見人了,甚至可以說是盲人。
想到這,張正書突發奇想,如果弄出玻璃來,打磨成近視眼鏡,那趙佶豈不是當不成皇帝了?其實,平心而論,趙佶並沒有錯,因為文青雖然是一種病,可礙不到人家啊!要知道,趙佶自小就被當成是神童看待的,他對筆墨、丹青、騎馬、射箭、蹴鞠都有著非凡的造詣——自然是觀賞性的居多,競技性就不行了。再加上趙佶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麵,更是有非凡的天賦。趙佶師從著名書畫家王詵,這也是個大有來頭的人物。
王詵是宋英宗的駙馬爺,王詵的夫人蜀國公主,是宋英宗的二女兒,後來蜀國公主的哥哥宋神宗繼位,王詵又成了皇帝的妹夫,身份不可謂不顯赫。之所以此人能受到皇家垂青,除了他也是士族——先祖為北宋開國功臣王全郴,本人的才藝也異常出眾。
據說,王詵好讀書,過目不忘,詩文書畫琴棋無所不精。少年時,王詵曾把文章送給當時的狀元郎鄭獬看,鄭獬看了之後,搓著手讚歎:“子所為文,落筆有奇語,異日必有成耳!”當時文學大家黃庭堅與蘇軾齊名,眼界甚高,但也對王詵的詩書畫也佩服得五體投地,稱他後生可畏。
才子、善畫,隻是王詵的兩個特點。王詵這人有四大異於常人的地方,剩下那兩個特點就羨煞旁人了——豪侈,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