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你說那人就是張郎君?”趙佶有點怒了,從小到大,都沒人敢在他麵前耍花樣的。因為,從來都是他耍花樣玩弄彆人!如今被張正書耍得團團轉,趙佶怎能不惱羞成怒?
那高俅低聲恨恨地說道:“王爺,適才有些話小的不敢直說,小的自小看人就沒認錯過,那人確實是張郎君無疑!”
“聽聞那張郎君的報社就在左近?”另一個跟班提醒趙佶道,“不如……”
“你傻了啊,跟著他不就行了?”高俅翻了個白眼。
趙佶從善如流,立即說道:“走,跟上去!”
這也是高俅高明的地方了,拍馬屁也是得看時機的。趙佶現在氣在頭上,絕對是聽不見什麼馬屁的,甚至還會覺得很煩。要是這時候拍馬屁,那肯定會拍在馬腿上。有什麼辦法呢?高俅早就摸透了這個端王的脾氣,知道他若是急眼了,不管啥辦法,隻要你整出一個法子給他,甭管是妙計還是餿主意,趙佶都會聽信的。
不得不說,高俅在揣摩趙佶上,已經可以說得上是登峰造極了。曆史上,因為金兵兵臨城下,嚇得趙佶六神無主。這時候,京城四壁守禦使李綱出來,勸趙佶這個昏君趕緊退位讓賢,免得做了亡國之君。這本來相當於是氣話,但趙佶還真的就欣然接受了,悠悠然當起了太上皇。可惜,這樣的太上皇,趙佶隻做了一年零兩個月,就被金人俘虜北去了。
現在的趙佶,也是這般。高俅這個書吏能把趙佶哄得舒心順意,伺候得周周到到,可不是隻會踢個蹴鞠那麼簡單。不過,高俅確實是因蹴鞠而進入趙佶視野的。他原先是王詵的書吏——也就是相當於書童和筆吏的幕僚,有一天,王詵派他送信給趙佶,結果碰上趙佶正在院裡和一群小夥伴熱在踢蹴鞠。趙佶雖然酷愛蹴鞠,但水平嘛,卻是不咋的。
高俅在一旁看了,心道:“就這水平,我能打十個!”
不過,高俅確實是個中高手,他的花式蹴鞠水平,真不是蓋的。
機會很快來了,猛然間,球被踢出了圈子,飛到高俅麵前。高俅哪裡會怕這個?隻見他毫不慌張,一記漂亮鴛鴦腳,耍了好幾個花樣,才穩穩當當地將球踢還給端王。端王趙佶見此大為驚喜,馬上回信給老師王詵:“這個書吏,我要了!”
於是乎,高俅人生的最大拐點來了。要知道,他之前可是給蘇軾做過書吏的,略通詩詞歌賦,也擅長抄抄寫寫,一手字還算不錯。最重要的是,高俅還孔武有力,舞得一手好槍棒,蹴鞠更是玩得出神入化。很快,憑著本事上位的高俅,就占據了趙佶身旁第一狗腿子的地位。若是再過個幾十年,為了讓李師師和趙佶幽會,也是他從中獻策,還親自出力在皇宮大內打通了一條前往樊樓的地道。
至於李師師為什麼在樊樓?還不得而知。但高俅在迎合趙佶喜好上,絕對是下了苦功的。這不,他的主意永遠是最中趙佶的心意。
但很可惜,高俅這一次失算了。
雖然他的槍棒是不錯,蹴鞠也踢得很好。可論起跑路來,他們綁在一起都是張正書的對手哇!更何況,張正書還有係統的幫忙。提前起步的情況下,不用兩三下,就借著速度和夜色的掩護,徹底地甩開了他們,回到了京華報社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