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封凍的汴河(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321 字 2024-03-23

“不了……”

王慶還沒說完,張正書那氣死人不償命的聲音繼續說道:“不留下也好啊,我省點米……”

哭笑不得的王慶沒好氣地說道:“你還差那麼幾兩米的錢?”

“可不,我現在用米去西軍那裡換生鐵、換牛羊了,確實挺缺的……”

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王慶算是明白了,這個小官人怕是早就布好局了,就等西軍打這麼一場勝仗。如果他不是很有信心,又怎麼會提前讓人運糧食去西北呢?如果西軍沒有打勝仗,又哪裡會有牛羊、生鐵等東西拿來換糧食呢?

牛羊雖然能當糧食吃,可明顯是糧食處理起來更方便快捷一些。兵貴神速的道理,誰都清楚,哪裡有時間留給軍中夥夫殺牛宰羊?能煮好大鍋飯,已經很不錯了。甚至很多時候,宋軍都是啃乾糧的。

饒有深意地看了張正書一眼,王慶歎了口氣,心道:“這小官人不知道藏了多少本事,他為何就這麼篤定西軍必然會勝利呢?”百思不得其解的王慶,隻能懷揣著一肚子疑問離去了。

王慶前腳剛剛離開,門房又上來告訴張正書,還有一夥人前來求見。

“今天可真是熱鬨啊……”

想過兩天安生日子的張正書,也不得不坐起了身子,疑惑地問道:“是誰啊?”

“估摸是汴河上的船家,前些時日才瞧見的……”門房也不敢怠慢,畢竟張正書早就定下了規矩。

“周碇他們?”張正書想了想,也是,現在河麵都封凍了,行不了船,要等到來年清明後才能通航。再加上汴河的水來自黃河,黃河的泥沙含量為當世之最,汴河也因此造成了河道淤塞。因為泥沙含量太高,所以汴河常常淤積而無法行船。於是,宋朝開封府有個慣例,叫做“歲修”。簡而言之呢,就是為了保證京城漕運的暢通,汴河每年都要進行疏浚。哪怕年年都要通河道,可工程量越來越大。邊境連年戰火不斷的北宋國力下降,已不堪歲修的重負。但是如果聽任汴河淤塞、廢棄,將嚴重影響開封的糧食和物資供應。所以,汴河成了束縛開封發展的罪魁禍首了。

哪怕不斷從彆的河道引水進來,汴河還是要每年在枯水期疏浚一次河道。再加上數九天時的嚴寒封凍期,開封一年倒有三四個月是不通航的。不過,封凍期也有封凍期的好處,到了極寒的時候,冰麵如鐵,車馬行人可以從冰麵經過。這也是小冰河時期才有的奇觀,要是到了後世,汴河能封凍起來都不錯了。哪怕是黃河,也就寧夏、內蒙段會封凍而已。

“讓他們進來吧!”

超市即將營業了,不能用船運貨物,這確實挺傷的。

不過也沒事,反正張家莊上的牛車挺多的,不過是從船家搖身一變,成了趕牛車的罷了。牛車的運量當然及不上船運,速度也慢,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等到數九天,或許還能弄個雪橇,用驢在冰麵上運送貨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