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雁門關外(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663 字 2024-03-23

張正書的臉要垮了,這算什麼事嗎?他在乎那幾條手帕的重量嗎,他在乎的是手上那堆東西的重量啊!第一次,張正書後悔沒個書童跟著了。要是來財還在身旁,他哪裡要吃這個罪啊!東西雖然不重,可這草繩真的要命了,勒得緊緊的,差點沒把手割傷了。手指都被勒得通紅,一看就是積血太多。

好在,張正書也不傻,開始四處張望著。

好不容易,張正書才發現了一個在某間店鋪旁邊坐地上的挑夫,連忙走過去說道:“這位大哥,能雇你做事麼?”

“中中中,小官人,俺有力氣,你讓俺做啥?”

這挑夫也是懂得看人的,見張正書身穿綾羅綢緞,還披著裘衣,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小官人,這回是大買賣上門了。

張正書像找到救星一樣,把手中的東西一股腦都扔給了這個挑夫:“你幫我拿著這些東西,完了我給你一百文錢!”

這挑夫一聽這價錢,立馬笑得異常開心:“小官人,你算是找對人了,不是俺說,俺這扁擔就是專門挑這物事的……”

張正書才發現,他這扁擔上麵還有兩個鐵鉤,雖然在擁擠的人群之中,也能把草繩拴著的東西掛著,豎起來也能走。

曾瑾菡在一旁看著,掩嘴偷笑,心道:“這郎君,還真的有些小聰明……”

……

宋遼邊境,在雁門關外兩百裡,一個山穀之處。

山穀鬱鬱青青,是曆來兵家必爭之地。隻不過此處已經被宋遼兩國劃分成緩衝地帶,兩國默契地都不會在這裡駐守士卒,最多就是派個巡邏隊過來,看到有什麼百姓、部落不好運被他們撞上了,就打草穀了。戰爭這東西,本就沒有對錯之分,苦的是兩國的百姓。

這時候,一隊人馬踩著白雪,緩緩地向雁門關方向走來。這山穀是通往雁門關的必經之地,也是一個絕好的伏擊地點。

“簽書樞密院事,前麵就是雁門關了,真的先不去宋國嗎?”

這時候,隊伍中的一個契丹服飾的漢子問道。

在隊伍中間,那個年紀約摸五十多歲的大官說道:“皇帝陛下說了,先去夏國那邊看看,他們還能不能抵擋得住。這幾年來,夏國也是頗為不聽話,皇帝陛下早就惱了。”

“我聽聞,皇帝陛下遣了數萬皮室軍,準備開拔至雁門關外三十裡地?”那個契丹漢子小心翼翼地問道。

契丹大官笑了笑,說道:“若是夏國抵擋不住,我大遼自當把皮室軍調到雁門關外。一旦宋夏陷入兩敗俱傷之境地,我大遼為何要出手?留著他們兩國打得不可開交,那豈不好?”

契丹漢子也笑了,說道:“確實是這個理!”

“不過,看模樣那些個黨項人是擋不住了。回鶻人也趁火打劫,宋軍攻勢很猛。從夏國遣使求援即可看出,夏國是吃了漢人大虧的。”契丹大官沉吟道,“說到底,還是那夏國太後,把持朝政,不肯還政於君,才致使夏國有此一敗。再加上連年來夏國糧食歉收,甚至要與我遼國貿易換取糧食,看了夏國是真撐不住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