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京都興慶府,皇宮內。
“那逆子的暗中勢力,全都拔掉沒?”
梁太後如出一轍的陰沉著臉,這一點他們母子倒是一個餅印出來的。
她的心腹嵬保沒立馬出來說道:“太後,陛下暗中收買的將領、大臣,全都抓起來了,怎麼處置,還請太後下旨!”
作為梁太後的心腹,嵬保沒是最為梁氏擔心的。現在,梁氏看似風光,其實已經走到儘頭了。這一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因為梁氏是漢人大族,並非黨項人。漢人竊取政權,這在西夏是大忌來的。因為西夏雖然是黨項人做皇帝,可漢人的比例高達七成!
一旦梁氏奪權,西夏到底算是黨項人的國家,還是漢人的國家?突然,西夏並入大宋,那黨項人怎麼辦?
很早之前,李氏皇族就在民間散布這麼一個說法,梁氏的聲望跌到極點。
梁氏為了證明自身清白,不斷地和宋朝開戰。宋朝的元豐八年開始,到現在元符二年為止,梁氏發起對大宋的大小戰事多達五十餘次。有的一年內達六七次以上,戰爭頻繁,西夏境內的青壯損失慘重,田地沒人打理,牛羊沒人蓄養,窮兵黷武的西夏,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
最讓人費解的是,西夏一邊頻繁進攻宋朝,一邊還同宋朝貢使交聘,往來不絕。
據說,梁氏之所以每年都要打一下大宋,不過是想讓大宋怕了西夏,然後兩國罷兵言和。這種非官方的說辭,基本沒有人信。坊間都說,這是梁氏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力,而采取的一種手段,為的就是穩住國內的民心。
不得不說,這雖然是在飲鴆止渴,可梁氏就是在窮兵黷武之中,漸漸得到了黨項人的認可。
因為和宋朝結怨太大了,大到都無法調和的境地。
要說梁氏會賣了西夏投入大宋,這個說辭已經沒有市場了。其實,黨項人隻是下意識地認為,他們和漢人結怨那麼多,漢人肯定是想滅了黨項人而後快的。殊不知,泱泱華夏數千年曆史,真正屠一族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過。再怨恨一個部族,漢人也隻會殺掉他們之中的反抗者,然後同化他們。幾代過後,他們就記不得自己是黨項人,還是漢人了。
再加上,此時西夏國內黨項人和漢人通婚的情況,早就不是新鮮事。接受這樣的百姓,再同化他們,又有什麼心理障礙呢?
唯獨就是宋朝朝堂裡那些儒生,對華夷之辯甚於禮教之防,根本不會妥協。這就等於丟掉了漢文化的最大威力,好在也有一些宋朝大臣是不拘小節的。隻要你有本事,大宋就歡迎你。這些年來,歸化的黨項人並不在少數,而且還為大宋立下了大功。
眼瞅著西夏這條船要翻了,想改換門庭的西夏大臣、將領並不在少數。
之所以還沒有大規模投降,是因為宋人還沒強到那種地步,西夏的將領、大臣也舍不得手上的權力。
彆看如今的嵬保沒、結訛遇對梁太後忠心耿耿的,說不定早就準備派人去和大宋聯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