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禦道旁的茶肆(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324 字 2024-03-24

聽得這句話,張正書明白了:“我不去!”

“郎君,聽話,上去唄,她又不吃人!”曾瑾菡循循善誘地說道,如果張正書說去,她肯定立馬拉著張正書就走,絕不給李師師任何機會。但是現在張正書說不去,曾瑾菡的心理又發生變化了,非得瞧瞧李師師在弄些什麼把戲,還要帶著張正書一起去看!

“不去……”

張正書堅決地搖頭道,開玩笑,萬一曾瑾菡是釣魚執法,那他豈不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這女人的路數,張正書雖然沒有親身體驗過,但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張正書的求生欲還是挺強的。

但曾瑾菡是下定了決心,拉著張正書就往那茶肆鑽。張正書“拗”她不過,隻能“從善如流”。其實嘛,心中不知道為何還隱隱有種期待?

這茶肆裝潢也就一般,看模樣像是很久沒上過木漆了,都露出了木材的原色來。好在這茶肆的位置好,就在禦道兩旁,臨窗的雅間看下去,正好能把宣德樓、鼇山都儘收眼底。張正書以一個特務頭子的目光去看,這裡是最好的收集情報之所。如果他是敵國間諜,那他肯定會化身一個小廝,在茶肆裡打工,然後暗中傳遞情報。

說不定,這個茶肆已經被敵國間諜買下來了。

作為間諜,特彆是深入敵國都城的間諜,一般都是死間了。

這些死間,往往都潛伏數年,甚至數十年,沒有特殊任務,他們就跟平常人一樣生活。因為他們的身份早就被處理過了,可以說是天衣無縫。汴梁城來往人口又多,隨便來幾個人在汴梁城落腳,然後買下一間茶肆作為情報傳遞的中轉站,這完全是可能的。一旦有任務,隻要他們把情報傳遞出去,自己生與死都已經無關大局了。

間諜這個東西,可以說是無孔不入。

《孫子兵法》上早就有說過“用間”也是兵法致勝的一個方法,而且成功率極高。就好像正史上清兵攻城一樣,都不是光明正大攻下城池的,一般都是誘降、用間,通過從內部攻破城池的。要是清兵攻城,嗬嗬,那水平真的不敢恭維,袁崇煥守了那麼久的遼東,努爾蛤赤也好,皇太吉也好,不一樣拿袁崇煥沒辦法?要不是皇太吉用反間計害了袁崇煥,清兵能不能入關還是兩說!

很難以想象,憑借著一本《三國演義》,蟎清居然利用上麵錯漏百出的計謀奪取了江山,這也是什麼清朝的時候關二哥被尊為武聖的緣故了,沒辦法,前一任武聖嶽飛乾掉了太多女真人,也就是蟎清韃子的祖先,能繼續留著嶽飛武聖的位置才怪。再加上打江山的時候,《三國演義》立了大功,關二哥成功上位那也在意料之中。

但用間一道,蟎清還真的就掌握了精髓。當然了,這也跟正史上明朝末年朝廷太腐敗,人禍天災並起有關,不然蟎清再厲害的用間手段那又能怎樣?說白了,還是明朝氣數將儘。

雖然蟎清可能一開始不知道,用間是《孫子兵法》最先提出來的,而且千百年來沒多少刪改,但並不妨礙他們的用間水平很高。

用間在《孫子兵法》裡是專門的一篇:“故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所謂鄉間,就是利用敵國鄉人做間諜;內間,則是利用敵方官吏做間諜;反間,是利用敵方間諜為我所用;死間比較特殊,也是任務最重,最需要犧牲的,死間要製造假情報,並通過潛入敵營的我方間諜傳給敵間,使敵軍受騙,一旦真情敗露,死間不免被處死;最後一個生間,則是偵察後能活著回來報告敵情的間諜。

張正書對間諜一事很敏感,他總是覺得北宋忽然就滅國了,跟間諜肯定是有關係的。靖康恥之前,不知道多少間諜被安插進汴梁城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