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張正書看著慌忙奔散的百姓,心中已經是滿腔怒氣。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哪怕明知道日後契丹人會被民族大融合,可張正書認為,現在的契丹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敵對國家!對於這樣的異族人,不管是契丹人也好,黨項人、女真人、高麗人、交趾人也罷,最好的辦法還是打敗他們,然後讓這些人知道和漢人作對是沒好下場的!
一想到後世的某些部門刪改曆史教材,張正書就氣不打一處來。
霍去病、衛青、嶽飛、文天祥、袁崇煥……一大批民族英雄居然連名字都出現不了,而有關部門的解釋居然是“漢匈之戰”等戰爭是內戰,這些民族英雄不能稱之為民族英雄,出現在課本上“不利於民族團結”。張正書隻想說扯淡,要不是漢人持續的抵抗,奮起抗爭,你看那些異族會不會滅亡漢人?!還特麼是內戰,真是服了這群磚家了。
等這些磚家穿越回到了漢朝,家在長城附近的時候,看看他們被匈奴人擄掠的時候,會不會說是內戰;等這些磚家穿越回到了兩宋末年,見識到了女真人和蒙古人的暴虐,等他們被異族鐵騎踐踏致死的時候,看看他們還有什麼嘴臉說這是內戰!!!
還說什麼“民族團結”,簡直是扯淡中的扯淡。要不是漢人自強,早就被這些異族入侵至國破家亡,最後滅族了。五胡亂華還曆曆在目,要不是有閔冉一大批民族英雄力挽狂瀾,漢人都不知道能不能存續!這還是內戰?這是滅族之戰!
瞧瞧哪一次異族入侵,對漢人不是燒殺搶掠,甚至還屠城的?
這樣的行為,和日本小鬼子也沒差彆,還敢說是內戰?這些磚家的底氣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
張正書也知道,有些人是記吃不記打的,膝蓋軟得像棉花糖一樣,他們恨不得全部漢人都和他們一樣,對著洋大人卑躬屈膝。
這種人,一旦打仗起來,肯定是第一批投降的漢奸。
彆說後世了,宋朝也是一抓一大把,而平日裡這些人,則高高在上,滿嘴的仁義道德。就好比魯迅說的那樣,其實本質都是在吃人。對了,後世那些磚家也怕魯迅,把魯迅的文章一刪再刪,恨不得打入塵埃裡。因為他們驚慌了,魯迅隔著幾十年都能把他們的行徑寫得透透徹徹,好像拿著放大鏡一樣在他們身上翻找著。
那麼,這一場縱火案,會不會是裡應外合呢?
張正書腦中靈光一閃,好像明白了什麼。
“郎君,我們還是回去罷!”曾瑾菡也怕了,有點後怕地說道。這一個元宵節太不安寧了,各方勢力湧動,她一個弱女子能在遇險之後還保持鎮靜,已經非常不錯了。
“好,我們回家……”
張正書也從善如流,其實他已經打定主意,讓“黑客”去查探原由了。
怎能讓敵國間諜在汴梁城裡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