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將計就計(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221 字 2024-03-24

“咱家對官家說,要順藤摸瓜才好連根拔除……”王慶也不知道自己的計策對不對,說出來的時候,眼睛瞟向了張正書,注意這張小官人的神情。恍惚間,王慶才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他越來越倚仗這個張小官人了。

事實證明,這個張小官人的每一次定計都沒有出過差池,每一次都讓王慶得到了最大的好處。特彆是昨晚在殿外,聽得官家趙煦破口大罵彭元量,王慶就好像在夏日裡喝了一碗加了河冰的香飲子,渾身上下都通透了。再加上後來趙煦對他的倚重,王慶更是覺得自己總算是贏了彭元量一回了。

半輩子心願達成的王慶,不知不覺間對張正書更為看重了,但他也明白,自己在皇城司的官途已經儘了。不能再進一步跳出皇城司,就要激流勇退,不然日後就是死無全屍了。想想曆代皇城司頭子的下場,王慶就忍不住打了一個激靈。

“連根拔除?這不現實,順藤摸瓜倒是可用,但也太被動了些。”張正書搖了搖頭,說道:“正如王公事所言,那些契丹人潛伏了三十年之久,所圖必然甚大。今日肯自爆出冰山一角,那肯定是收益大過風險的。如此說來,唯有維係兩國國運之事,才值得那些契丹人這麼乾。”

王慶一拍大腿說道:“絕了,張小官人果然是計謀百出!”

張正書有點郝然,其實這根本不是他的分析,而是係統通過已知條件分析出來的結果,隻不過通過張正書的口陳述出來罷了。這ai係統比後世的超級計算機都要先進一百倍,分析這一點點事情是手到擒來的事。張正書很光棍的想著:“係統的就是我的,所以是我分析的沒錯了!”

對於這麼“無恥”之人,係統隻評價了兩個字:“嗬嗬……”

不理會係統的嘲諷,張正書繼續說道:“細數宋遼之間,最近的大事唯有攻伐夏國一事。一旦大宋攻占夏國,則國力立時大增,遼國絕不會坐視這等事情發生的,這不符合遼國的利益。所以遼國肯定要利用一切力量,阻止這事情的發生。正所謂,敵人不願意看到的事,我們就越是要做。”

王慶點了點頭,服氣了。這些個念頭,他也曾經想過,但是沒有張正書整理得這麼完整罷了。

或者說,王慶根本不想去整理,在他看來大宋怎麼樣,都有高個子頂著。他不過是一個勾當皇城司公事,能做得了什麼?

而張正書卻是對大宋掏心掏肺,出謀劃策,隻想大宋贏得這一場國運之戰,擁有重新挑戰遼國的資格。再運營十餘年時間,等待時機奪回幽雲十六州!多好的計劃,可惜世上的事,不如意者十有九八。宋朝想要拿回幽雲十六州還是太難了,除了強攻之外,隻能智取。智取是需要時機的,比如金國伐遼,才會讓遼國顧首不顧尾。

當然了,到了那時候,依著宋朝的尿性,肯定會選擇去聯金滅遼的。到時候,也不過是曆史的車輪重回軌道而已。

張正書這麼篤定宋朝會再次選擇聯金滅遼,是因為宋朝上下對幽雲十六州的渴望,已經著了魔。不管代價如何,都要奪回幽雲十六州。至於長遠目光?嗬嗬,對不起,他們眼中隻有幽雲十六州!

人類從曆史中吸取的最大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從曆史中吸取教訓!

就好像北宋選擇聯金滅遼和南宋選擇聯蒙滅金一樣,性質都是一樣的,都是幫一個正冉冉升起的帝國滅掉他最大的敵人後,然後坑了自己。也不想想唇亡齒寒的典故,假道滅虢的故事在中國這片大地上演得還少嗎?一次教訓還不夠,非得入兩次坑,把自己徹底作死才甘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