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旗幟、燈箱在汴梁城中大行其道,“仿單”都派到周圍縣城了,連商鋪都開始有了品牌的意識。
最常見的,就是用印章作為標記,比如樊樓的“眉壽”、“和旨”酒,一旦賣出一壇,酒壇子的底部會有個燒出來的印記,上麵寫著“樊樓眉壽”、“樊樓和旨”。這個模式也讓商賈們紛紛模仿,開始在商品上做標記,打響名聲。
之前張正書邀請何家布行進駐“家樂福”超市,那何胖子何紳推三阻四的,後來說到不進駐“家樂福”超市,會對他家布行的品牌造成衝擊,何胖子才不得不就範了。現在呢,嗬嗬,那何胖子一見到張正書就拉他去喝酒,說要當麵拜謝張正書。他何家布行的生意,何止好了八成?
何家布行也看到了“家樂福”超市裡的“尚衣坊”衣裳賣得火熱,推出了自家的麻布、蜀錦衣裳。裁剪款式嘛,也還馬馬虎虎過得去,關鍵是便宜啊!跟布價相比可能就貴了十幾二十文錢那樣子,很受普通百姓歡迎。
至於酒樓、腳店的廣告意識就更不用說了,隻要是汴梁城中的酒店,門前都要有彩樓歡門,一看就知道是大酒店,是正店來的。而在酒店最紮堆的地方,也就是九橋門街市的酒店,更是彩樓相對,繡旆(也就是酒旗)相招,掩翳天日。“彩樓歡門”是用竹木與彩帛搭建起來的門樓,是宋朝很流行的酒店廣告裝飾。越是高級的酒店,彩樓歡門越是豪華,好像號稱“東京第一酒樓”的樊樓,彩樓歡門就有三層樓高,和樊樓的建築相比也就矮了一點點而已,非常氣派。
這些酒樓一旦出新酒了,還會大張旗鼓:用長竿掛出廣告長幅,上書“某庫選大有名高手酒匠,釀造一色上等醲辣無比高酒,呈中第一”之類的廣告詞,這樣的廣告叫做“布牌”。還有請伶人固定在木製台架上,扮成仙佛鬼神的模樣,在酒店門麵表演,這叫作“台閣”。
好像張正書那樣子,請動行首來做廣告的,也不罕見,隻不過不叫代言而已。這些酒樓請動美妓做廣告的時候,會粘貼出告示,預告有這麼一場表演。像樊樓這樣的大酒樓,本身就有美妓行首的,就不用外聘了,直接出告示就行。除了美妓行首,還請來鼓樂隨行,諸行社隊,迤邐半街。汴梁城中的百姓就好像看偶像演出那樣子,隻要是走過了,就基本邁不動腿了,和後世的明星跑穴商演是一毛一樣的。
宋朝商業氛圍之濃,怕是連明末都比不上的。
當然了,這隻是集中在大城市,鄉村裡還是雞犬相聞,阡陌交通,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小子,你在做甚麼?”
趙煦見張正書端著望遠鏡看了好久,耐不住性子問道。
張正書笑了笑,把望遠鏡遞給了趙煦,說道:“官家看看就清楚了……”
趙煦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接過望遠鏡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