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老奸巨猾(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271 字 2024-03-24

“算你小子識相,老夫倒是不敢自吹自擂,但你若是敢對朝廷有半點心機,老夫就饒不過你!”

聽著章惇撂狠話,張正書直接當成了耳邊風。

這老頭就是太自傲了點,漫不說張正書弄的東西他看不懂,就算說給他聽,他恐怕也是一知半解的。畢竟章惇不懂科學,要是沈括還在世的話,說不定還能看得懂一些。當然了,與沈括其名的另一個大家蘇頌,也是可以的。對了,好像蘇頌還健在?好像是紹聖四年的時候致仕了,估計是和老冤家沈括鬥得太狠,那時候沈括也是病入膏肓,眼看沒多長命了。想來蘇頌是和沈括鬥了大半輩子,覺得突然失去了對手沒意思就乞骸骨了。

不過嘛,蘇頌也不受趙煦待見,因為他是高太後時期的臣子,趙煦準許他致仕都算好的了。當然了,因為蘇頌對趙煦是很尊敬的,趙煦也沒有拿對司馬光的態度對蘇頌。要知道趙煦年幼時蘇頌也是副相,彆的大臣有事上奏,都取決於高太後。偶爾趙煦有話要說,有時沒有人加以應對,隻有蘇頌在奏報太後後,必定再稟告趙煦;趙煦凡有要事宣讀,蘇頌必定告訴諸大臣,讓他們俯首聽命。正是因為這樣,蘇頌才能善終,不然以趙煦的性子,早就一貶再貶了。甚至禦史周秩想彈劾蘇頌時,趙煦都不予理會。

根據係統的說法,現在蘇頌在京口,也就是後世的鎮江頤養天年。大概是在搞搞發明,看看書,養養花草,像個退休老乾部的模樣。

“鎮江嗎?那倒是個好地方。對了,這時候是叫京口。南下杭州的時候,可以繞道鎮江去看看這位老臣,跟他探討一番科學技術……”張正書的思維繼續發散著,看得章惇一陣蛋疼,這都什麼人啊,在皇帝身邊都敢走神?

好在,王宗望的家挺遠的,一時半會也到不了。

“嗯,等等,這王宗望居然是高麗籍的官?”張正書突然發現,王宗望的來曆不簡單啊,他的父親王彬其實是高麗人,但考了宋朝進士。後來王宗望受蒙蔭入仕,倒也做了一番政績。隻不過嘛,張正書對這種高麗棒子不是很待見,所以也沒有期望他能認可自己的治水方案。

棒子嘛,就隻會認死理,頭鐵啊!

王宗望的府邸倒也挺優雅的,在外城康門街上。也算是王家兩代為官,才有點財力在汴梁城買房子,還是一間三進院落的房子,不然的話,怕是他們也要租房子住了。不要覺得奇怪,宋朝的製度跟後世天、朝差不多,你以為考上個公務員,或者當上個小領導就有房子了?還是朝廷包分配的?

嘿嘿,想得倒挺美,可惜是沒影的事!

要房子?行,自己去租吧。

有錢的,買下來也行。要是兜裡暫時沒那麼多錢的,暫時租一間兩進院落的房子也不會太過失禮了。要是窮書生突然考中進士,封了個寄祿官啥的,連實職都沒的話,那就隻能租公廨了。這宋朝的公廨嘛,就相當於後世的廉租房了,還設立了一個專門管理的機構叫做“樓店務”,不管是官員租房子也好,還是百姓租房子也好,統統都要經過“樓店務”的手。

仁宗朝時的歐陽修調到京師任職,租住的是破舊小屋,一下大雨就浸水,他隻好像唐朝的白居易那樣寫詩譴懷:“嗟我來京師,庇身無弊廬。閒坊僦古屋,卑陋雜裡閭。鄰注湧溝竇,街流溢庭除。出門愁浩渺,閉戶恐為瀦。牆壁豁四達,幸家無貯儲。”連宰相都是租房居住,可想而知其他人了。當然了,汴梁城的百姓也會做生意,特彆是在汴梁城中有大量房子的,就做出租房子的生意了,他們手裡可是捏著不少房子可以出租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