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燕爾,蜜裡調油。
這句話用來形容張正書和曾瑾菡,就再合適不過了。
之前他們雖然同處在“京華報社”,但曾瑾菡也隻是了解了張正書鳳毛麟角而已,而張正書對曾瑾菡的誌向也所知有限,還以為她隻是想寫好一本誌怪而已。殊不知,曾瑾菡涉獵之多,連張正書都有點驚訝了。
首先是數學,也就是宋人口中說的算術了,曾瑾菡居然水平高得很,要不是張正書有著超越數百年的數理知識,還真的鎮不住她。這幾天下來,張正書和曾瑾菡研究數理知識,曾瑾菡已經快要把張正書榨乾了。幸好張正書還有係統,不然他都要被打擊到自閉了。尋常人和天才,真的相差太遠。就好像後世有句戲言,你能考九十八分,是因為你的能力所限;而學霸能考一百分,是試卷所限;學神能考滿分,是因為分數就這麼多,被分數限製了。
在數學上被打擊的張正書,自然是不甘示弱的。
於是,張正書搬出了物理學來。
但是,當看到曾瑾菡隻是學了半天,就比張正書這個半桶水的家夥要強的時候,張正書就放棄了:這什麼人啊,怎麼可能有人一下子就明白了物理到底是在講什麼的,我特麼學了幾年,連物理到底講什麼的都不是很清楚!
不信邪的張正書,又搬出了化學、天文學……事實證明,天才就是天才,天才的腦回路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樣的。備受打擊的張正書總算明白了,他遇到的不是學霸,而是一個頂級學神,隻用了短短十幾天,就把張正書的“畢生所學”都掏光了。
而讓張正書想不到的是,曾瑾菡對他更是崇拜。
想想看,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女子,看到她的夫君能說出這樣的“天地至理”來,向來喜歡窮究事物的曾瑾菡,哪裡能不驚喜?能不對張正書崇拜?
反正誤打誤撞的,兩人卻更加合拍了,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試想,如果沒有曾瑾菡,張正書說的東西沒人能領會,隻能曲高和寡,那這樣的人生是寂寞如雪的;而曾瑾菡沒遇到張正書,說不定她一輩子隻能躲在閨房之中寫寫詩詞,寫寫不著邊際的誌怪,最後也辜負了上天給予的頭腦。
有道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張正書和曾瑾菡,就有了這樣的感覺。
“郎君,你說這邏輯,數據,實證,歸納是科學之法,可前人也有類似的舉止,為何沒有總結出來?”
跟張正書學得久了,曾瑾菡突然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
張正書一時間也啞口答不上來,想了想才不確定地說道:“想來是總結的了,但卻沒總結出最深刻的規律來。很多東西,我們漢人聰明,所以很多工匠他們不懂原理卻能應用。比如指南針,人人皆知指南針可以指方向,卻不知道原本這大地兩極,也是有著磁性的。比如煉鋼術,隻懂得怎麼才能打出鋼鐵來,卻不知道混入了其他東西,鋼鐵也就成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