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於國何益?(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321 字 2024-03-24

說是一個縣城,其實就是一個小城鎮,連城牆都很低矮。也許是杭州人覺得,根本沒有城防的必要。想想也是,像隋滅陳一樣,渡過了長江天險,那就是無險可守了,一路平推過去,江山易色。那時候,彆說什麼高城深池了,再高的城池沒有天險,在進攻方眼中不過是可以圍困至死的死地罷了。

當然了,錢塘縣沒有高城深池,杭州城可是有的。要不然,正史上南宋就不會定都杭州了。

這個牙人腹誹著,又帶著幾分羨慕,帶著張正書他們來到了錢塘江入海口前麵的灘塗。

“小官人,你瞧見那處高地沒,原先這裡是一個腳店,隻不過經營不善,垮了。那東家無奈,隻能出售了。小官人,不是我說,你要建一個造船場,還不如建一處腳店哩。雖然此處不是市舶司附近,但如果價錢實惠,也能攬得不少客人的……”

張正書倒是覺得好笑,這個牙人倒是好心,居然勸他做酒店生意。

不過也是,不管是哪個朝代,吃喝住行都是穩賺的。

但是,如果張正書隻做吃喝住行,倒也不是不行。可他這麼做,豈不是大材小用,殺雞用牛刀了?

“開腳店就不必了,我在汴京城都有一家。倒是你去問問,有哪家腳店也好,正店也罷,想學炒菜的,我可以免費教授。對了,忘了告訴你,在汴京城,這炒菜技術就是我傳播出去的……”張正書淡淡地說道,他知道一項技術不會傳播得很快,即便是公開了炒菜的秘密,可也隻是在北方流傳開去而已。至於長江以南,還沒那麼快傳播過來。

這個牙人倒是很驚訝,雖然他猜測張正書是一個富家子,卻沒想到居然是一個大商賈。

要知道,能在汴梁城中開店的,都是非富即貴之人。這個富家子還懂得炒菜,就是商賈子無疑了。可他為何要傳授炒菜技術呢,留著自己用,賺大錢不好嗎?牙人暗中嘲笑張正書傻,要是他的話,是絕對不會把技術示人的,這可是能傳兒傳孫的吃飯技術啊!

但是,他又怎麼知道張正書的心思呢?

炒菜技術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總是會被人窺知的。曆史上到了南宋末年,炒菜已經通行全國了。

可見,即便張正書沒有推廣炒菜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炒菜技術還是會被傳播出去的。張正書這麼做,不過是加速了這個過程罷了。後世證明,以中國人的吃貨屬性,炒菜技術的絕對不可或缺的。如果中國菜肴裡少了炒菜,那做法起碼會少了幾十種之多!

“做腳店生意,又怎麼能賺大錢?我做生意,都是要賺大錢的。”

張正書半真半假地說道,其實這也是他的實話。

隻不過嘛,還有個原則,那就是除卻高科技產業,張正書是不會做的。要是做了這些個行業,雖然能賺錢,但於國何益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