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忙前忙後(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341 字 2024-03-24

“閒不住也好啊,替我管理這造船作坊,順便在帶出幾個好船工來。這管理造船作坊之後,曾五叔也不用在江河上奔波了,隻要曾五叔他注意保養,再活個一甲子是沒問題的……”張正書也是心口不對地說道,他何嘗不知道,得了風濕骨病的人,真個是生不如死?活得再久,也不過是受罪罷了。

但中國人嘛,向來要與天爭鬥的。看看中國的神話曆史就知道了,上古時代發大水,西方的神話都在躲災避難,也就是中國祖先在大禹的領導下,成功馴服了洪水。這樣的中國人,豈會輕易認命?

後世太祖也說了,“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可見,中國人的曆史,都是一部不甘屈服命運的奮鬥史。

要是中國人像某度阿三那樣,甘於被奴役,哪裡還會有後世的大中國?

中國人的性格,看起來非常矛盾,其實歸結起來就一句話:你讓我能活下去,那我就遵紀守法;你不讓我活下去,那就反了他娘的!這句話文言文版本則是:“有眾率怠,弗協,曰:‘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可見,夏桀殘暴,百姓奮起反抗;秦殘暴,陳勝吳廣起義……曆史上,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了。而這,也正是流淌在中國人血液裡的基因!

但其實,沒有誰比中國人更熱愛生活了。

能老婆孩子熱炕頭,誰會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造反?

不過這個曆史怪圈,是不太好突破的。畢竟“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他們肯定是想穩定大於一切的。商賈流動性太大了,甚至比流民的流動性還要大,朝中那些個腐儒又怎麼會看得慣?所以,商賈不被待見是常態,創辦作坊,也不見得受人尊重。

不過嘛,做了商賈的,誰還好那麼幾個虛名?實實在在的利益才是真的。彆看朝中那些個腐儒上竄下跳得很歡快,但如果看到作坊這般賺錢,你猜他們會不會投身進來?

當官的,看似道貌岸然,其實遠比尋常百姓齷齪得多。畢竟官場是一個大染缸,良心再好的人進去了,也難免會沾染上陰暗心理。

這也是為什麼張正書尊重工匠,鄙夷貪官汙吏的緣故了。

官員在社會進步這一途上,基本上是沒啥貢獻的,反倒是一直扯後腿。從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儒家不是一直扮演著這個角色嗎?

幸好這是宋朝,雖然腐儒一直叫囂著要禁絕“奇技淫巧”,但好在有識之士都知道,要不是宋朝的商稅多,怕是國庫早就不堪重負了。這兩年,作坊越建越多,張正書倒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可惜的是,作坊是多了,管理卻跟不上。

張正書給這麼多錢給曾懋的原因,就是看重他的經驗,他的威望,至於管理手段,張正書也是半信半疑的。能管理得好一支船隊,未必能管理得好一個作坊。不過,隻要曾懋按照張正書設定的製度章程去做事,那麼必定不會出現大錯。

“五叔他聽到你這麼拍馬屁,怕是要揍你!”曾瑾菡偷笑道,“你是不知五叔的性子,曾家船隊能不貪墨一分一厘,就是五叔管得嚴,最厭惡拍馬屁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