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童謠起(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594 字 2024-03-24

其實,能天天穿著高跟鞋的女子,也是出類拔萃的。不僅家中有餘錢,還得不纏腳,身體健康。

張正書設計的高跟鞋,到底不是後世的材質,又輕便,又好看,還挺舒服。這木質的高跟鞋,即便在裡麵墊了不少柔軟的布料,可還是很磨腳的,穿上去並不舒服。更何況,還挺重。對,挺重,就好像穿著兩塊磚頭一樣,力氣小一點的,估摸都邁不動腳。為了防滑,鞋底還釘入了鐵釘,這就進一步加重了重量。這個重量下來,一般女子還真吃不消。即便有女子為了美不顧一切,可穿上這高跟鞋走一天,不是美而是累,而是出糗了。

所以,即便是曾瑾菡,也要掛著張正書,才能邁得動腿——太累了啊!

不能時時穿的高跟鞋,自然不會傷腳了。

更彆提,高跟鞋還有個好處,那就是防止纏腳。

說實話,宋朝這會已經有女子好纏腳了,喜歡那什麼“三寸金蓮”。雖然不是明清時期那種勒斷腳骨的纏腳,隻是拿著厚布,裹在腳上,隻為了瘦腳掌的兩邊罷了。即便如此,也是在自殘。自殘的後果是什麼呢?自然是腳部

使不上力量了,柔柔弱弱的樣子,很受宋朝士大夫們的歡迎嘛!

可問題來了,你柔柔弱弱的,就穿不了高跟鞋,光那個重量,你就受不住。更彆說,高跟鞋是要用腳尖受力的,纏腳的女子,腳尖哪有力氣啊,走一步非得摔趴在地上不可。這就沒有任何美感可言了,隻剩下尷尬。

連雙鞋子都穿不了,還指望你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啊?

這不,高跟鞋一問世,不少纏了腳的小娘子就後悔了。當初就不應該貪圖腳美,不該過度去取悅男人。這不,眼瞅著高跟鞋流行了,估摸以後都會是女子必備的鞋子,自己卻穿不上,多遺憾啊!而且男人也一下子轉變了看法——還是小娘子穿高跟鞋好看,顯得腿長啊!

纏腳,這麼一個可能貽害數百年的陋習,就這麼被一雙高跟鞋給禍禍了。

張正書這無心插柳柳成蔭,也是始料未及。

事實證明,要流行的東西,即便是提前了幾百年問世,它一樣是迷人的,一樣是可以流行開去的。而借助流行的力量破除陋習,似乎也是水到渠成了。

這不,中國人迷信的陋習,還在根深蒂固著。黃河要決口,被一群愚夫愚婦說是河神發怒了,或者說是龍王要發怒了,還有人說是巨龜要翻身……如此種種傳言,不一而足。張正書雖然納悶,明明《京華報》已經科普了,這都是因為冬季降雪太大,導致冰雪融水太多,黃河的徑流量比往年要多。再加上罕見的雨季,才導致黃河水位不斷上漲。

可是,百姓能信麼?

隻能說是將信將疑,卻沒有那些謠言有市場。

反正一句話,朝中有奸臣!

民間謠言發酵到這等地步,朝廷也不能忽視了。起碼,皇城司已經在調查,到底是誰散布謠言的。

張正書卻敏銳地察覺到了,這裡麵有陰謀。不知道是衝著他來的,還是衝著章惇去的。朝廷中有奸臣,奸臣是誰?自然是能影響皇帝,影響官家趙煦的重臣了。在很多人看來,唯有章惇有麼個分量!所以,很可能這是政敵的汙蔑,打擊張正書不過是摟草打兔子,順手為之罷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