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書那個尷尬了,雖然他確實不忍心無辜的百姓被洪水衝走,也內疚自己沒有儘全力去修築河提,但他真的沒想著施恩要求回報啊?
好不容易安撫了群情,張正書這才鬆了口氣。確實,人都是記仇而不記恩的,恩情再大,也沒有仇恨來得刻骨銘心。沒辦法,人性就是這樣。得了彆人的幫助,可能會記得,但不會那麼深入骨髓。仇恨就不一樣了,哪怕隻是些微的衝突,都會讓人恨得牙癢癢。
很幸運的,張正書逃離了尷尬,總算是找到了小劉工匠。
“喂,這群人是怎麼個回事啊?”
張正書也被搞暈乎了,情況不太對啊?
“這都是小官人善舉所形成的啊!他們自發地記著小官人的好哩!”小劉工匠笑嘻嘻地說道,“要不是小官人提醒,怕是他們早就被洪水衝走了。這裡三萬多人,怕是最後連一千人都不會剩下……”
張正書沉默了,他知道確實有這種可能。
事實上,在曆朝曆代,隻要是黃河決口,就必然會帶來大量傷亡。也許記載在史書上的,隻是冰冷的幾行字。可這幾行字裡,滲透的都是鮮血!
但是,張正書卻擔心起自己來:“可他們這麼搞,我很被動啊……”能不被動,這麼刷聲望的,有幾個好下場?彆的不說,皇帝可是很記仇的人啊!哪一個皇帝,能容得下這樣的人物?試想,天底下的人都記著張正書的好了,誰還記得皇帝來著?
張正書不傻,他自然知道這是犯了忌諱。
“不行,看來銀行一事要儘早提上日程了。嗯,距離黃河穩定,大概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嗯,差不多了,八月左右銀行開張,第一波就要那內黃口來祭旗!額,不對,第一波客戶就要拿下內黃口!”
張正書暗暗下定了決心,開始自汙聲名了。沒辦法啊,不這麼乾,早晚有一天惹大禍的。
“郎君,他們……好像活得很苦啊?”
曾瑾菡趕緊把馬車上的東西拿下來,其實也沒啥,就是一些糖罷了。這是廣南兩路的熬糖作坊送上來的糖,已經在“家樂福”超市出售了,比尋常的白糖都要便宜,可更加雪白。這樣的糖,自然是大受歡迎的。
最開心的是一眾小孩子,每人領了一點,吃得眉飛色舞。
糖發完了,曾瑾菡又看了看這竹棚,除了生活必備品之外,這裡就沒有其他東西了。生活的艱苦,是曾瑾菡這個富賈千金沒有預料到的。事實上,曾瑾菡也在汴梁城的街頭上見過乞丐,也曾施舍過錢財,可她畢竟沒有親眼見到乞丐的生活。哪怕是那時候的鄭時弼,也不算得真正的乞丐。畢竟乞丐,是有組織的。在組織裡的乞丐,甚至要比散漫的乞丐活得更苦些。他們討來的錢,還要上交。當然了,有組織的好處是,起碼有個照應。萬一病了,乞丐頭子也會給錢他們去治病的。
富人的活法,和窮人的活法,相差太大,曾瑾菡一路走來,心靈受到的衝擊,一點都弱於張正書。
“是啊,他們活得很苦。但,他們也很上進,不是嗎?”張正書笑道,“你看他們,每一個人臉上都沒有失去對生活的希望。這才是最寶貴的,不管生活多困難,隻要還有對明天的期盼,他們就有動力。那麼,我也會幫助他們。慢慢地,生活自然會好起來的。”
“郎君,我好像有點明白了,為什麼你要興辦作坊……”
之前,曾瑾菡一直把興辦作坊看成是張正書的興趣。現在看來,張正書並不隻是興趣。他,好像在做一件前無古人的事。至於後來者,比比皆是!是的,曾瑾菡就是這麼認為的。隻要科學的種子發芽了,按著規律發展下去,科學一定會發揚光大!
反倒是張正書好像沒聽到這句話一樣,笑著說道:“我在想,內黃口離這裡也不算遠,要不在這裡也建一個城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