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果真如此?”
“千真萬確!”
“那我也要去買一份!”
……
百姓們奔走相告,熱鬨堪比過年。這早就在張正書的預料之中了,換句話說就是百姓“苦其久矣”,恨貪官已經恨入骨髓裡了。但是皇城司卻萬萬沒料到這個景象,嚇得他們全部出動,就為了維護城中秩序。而開封府衙門的衙役也全部出動了,嚴防有人鬨事。
事實上,沒人敢惹這些已經自發走上街頭的百姓,就連趙煦都被驚動了。
沉默了良久之後,趙煦才說道:“靜觀其變!”
彭元量也沒料到會是這麼個情景,隻能接旨而去。事實上,《京華報》確實引發了官場大地震,朝中的文官被這一悶棍打懵了。即便《京華報》沒有指名道姓,但是矛頭直指朝中一人。
這人是誰呢?
翰林學士兼侍讀、修國史的蔡京。
為什麼是蔡京?很多人沒想明白,但張正書卻知道,蔡京早就京覬覦執政宰相的位置了。這樣一個為了權力不擇手段的人,早晚會走上奸佞的道路的。趁他還沒有得勢,張正書就把他的名聲給毀了。即便到時候真的是趙佶繼位,那蔡京也無法禍害朝政了。這樣的一個劣跡斑斑的官員,還能做宰相?在宋朝來說是絕對不可能的。
若是蔡京做不了宰相,那麼還會不會有“靖康恥”?張正書說不定,但金兵南下的時候,北宋也不會離心離德了。最起碼,百姓抵抗入侵的意願還是很足的。
更何況這一次文官們反對,蔡京就有在後麵出謀劃策的意思。
看似蔡京沒有發表意見,但實際上幕後黑手,絕對是脫離不掉的。為何?張正書通過“黑客”分析得出了,蔡京想要獲得朝中的話事權,也就是地位,那就必須為朝中的文官利益作出貢獻。如今宋朝的官員,大多都是貪官。那麼為了籠絡貪官,蔡京必定是要為貪官說話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蔡京沒理由放棄這個大好的機會。彆看蔡京沒有叫喚,但不叫喚的狗才是咬人的。張正書太了解蔡京了,對於這個人,“黑客”甚至獨自建立了檔案,收集了蔡京的過往。誠然,因為“黑客”初創,證據收集方麵,可沒有皇城司那麼多。但是蔡京的貪汙事跡,也不是完全做得天衣無縫的,“黑客”也掌握了不少。
單單是蔡京在任為江、淮、荊、浙發運使的時候,就手腳不乾淨了。
更彆說他知揚州的時候,他還在鄆州、永興軍、瀛州、成都等地方做過官。貪汙的錢銀,少說也有幾萬貫了。而且在前幾年,蔡京還權戶部尚書一職,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財政部部長,貪汙起來更是喪心病狂。
錢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把蔡京扳倒。要知道,蔡京在任的時候,已經害死不少人了。比如陳衍、劉摯、梁燾等就是被他害死的,就連大臣王岩叟、範祖禹、劉安世都被流放了。
再加上蔡京的手段不乾不淨,張正書輕而易舉地揭穿了他的麵目:典型的兩麵派,誰的大腿粗就抱誰的大腿。有了這一條,不用彆人出手,章惇都足夠將他打壓得抬不起頭來了。
狠辣,出手太狠辣了,一棍子就把人敲死的手段,讓所有貪官都為之震驚,紛紛揣測蔡京到底得罪了誰?
其實,對於皇帝來說,官員貪不貪根本算不上事情,隻要他忠心,那就什麼事都沒有。
可問題是這《京華報》太過殺人誅心了,居然說蔡京是兩麵派。要知道,官場中最忌諱的就是兩麵派。章惇就更不用說了,眼睛裡就容不下沙子。蔡京的官途,前景一下黯淡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