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書接著說道:“不破不立的話,大宋的官場為之一清。當然了,這會引起貪官們的瘋狂反撲,想必官家也不會做這等事的。”
“嗯……”
彭元量也點了點頭,承認了張正書這個判斷。
沒有一個皇帝是希望朝廷秩序大亂的,準確來說,如果趙煦真的大力清掃朝堂貪官的話,那麼整個朝堂真的癱瘓了,起碼有百分之六十的官員是要鋃鐺下獄的。
“那麼,決心小又怎麼說?”彭元量覺得這個張小官人挺理智的,但是下一秒他就後悔了。
張正書好像在說一件很平常的事,語氣平靜得有點嚇人:“決心小一點的話,就把蔡京往死裡整。蔡京看似人畜無害,但此人乃是政治投機者,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是肯定的,最讓官家忽略的是,此人狼子野心,專門致力挖掘大宋的根基。”
彭元量一愣:“此話怎講?”
“若是此人不除,以他的本事,早晚有一日登上相位。如此反複無常的小人做了宰相,那大宋就等於自斷根基了。”張正書異常平靜地說道,“如果彭內官知曉朝堂局勢,應當明白蔡京籠絡的都是未來十年內會占據朝廷要職的文官。一旦這些文官得勢,那蔡京呢?”
彭元量聽了之後,冷汗淋淋,事實上他也察覺到了,隻不過下意識忽略了而已。
沒辦法,彭元量又不是皇帝,他的眼光還沒去到十年後。
張正書之所以會關注到,是因為正史上蔡京就是那個時間段得勢的,最後權勢滔天,幾可一手遮天。
那時候,才是真正斷絕大宋希望的時代,民不聊生。
“可官家……”彭元量猶豫了,他也知道,蔡京身居高位,一旦輕易動他,肯定會引起天下嘩然的。
張正書平靜地說道:“此事還是跟官家說吧,他會權衡利弊的。”
彭元量沉默了好久,最後才點了點頭。
“對了,這裡是我給官家的信。”
說罷,張正書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遞給了彭元量。
彭元量接過信,眼中饒有深意地看了看張正書:“你……果真是要與蔡承旨不死不休?”
“他不會放過我的。”張正書很能認清現狀,笑了笑說道:“如果我是台諫官,說不定蔡京會忌憚三分,最後也不了了之。但是,我不過是一商賈,他大概率也猜到了是官家的手筆。蔡京動不了官家,但他能動我,你說呢?對了,忘記跟你說了,今天在我出門之前,汴京城的稅務官帶著衙役,親自到我‘京華報社’裡查了查賬本。”
彭元量眼前一亮,脫口而出道:“是蔡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