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趙煦所料,這幾個衙門,爭得臉紅耳赤,誰不知道掌控了這個“新聞署”,就等於立於不敗之地了?
一時間,朝堂上好像菜市場一樣,嘈雜得趙煦都心煩意亂。
大約過了一刻鐘,趙煦實在忍不住了,示意了一下殿中侍禦史。殿中侍禦史明白趙煦的意思,吼了一聲之後,偌大的大慶殿內才恢複肅靜。
“吵吵嚷嚷的,成何體統?”
趙煦忍不住斥道,“知道的說你們是朝廷重臣,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是市集中人!”
見趙煦氣在火頭上,文武百官都不敢吱聲了。爭權奪利,是官員們的天性。即便性子恬淡的人,也不會讓這個“新聞署”旁落的,這不就等於把刀子遞給對手嗎?所以,才會有這種場麵。趙煦也是納悶了,這麼一個“新聞署”,有這麼大的誘惑力嗎?趙煦不太明白,這不是誘不誘惑的問題,而是關乎生死大事的問題。
一旦被政敵掌控了這個“新聞署”,豈不是等於自斷前途?看看今天的情形就知道了,隻要有政敵的把柄,隨隨便便彈劾一下,那麼在民怨四起的情況下,政敵肯定是黯然倒台的。即便民意煽動多了,百姓也學乖了,可掌握了“新聞署”,絕對是大殺器!
這些文官都不傻,相反還太精明了。也正是因為這麼精明的文官們,讓趙煦看出了破綻。
看著還蠢蠢欲動,想要繼續爭奪這個“新聞署”的文官們,趙煦內心也悄然改變了對報紙的看法,真正地重視了起來。要知道,趙煦原先是看不起報紙的,認為這上麵都是一些獵奇的事(武俠),要不就是“天方夜譚”(天文地理),或者是“危言聳聽”(攻打交趾之類的言論)……反正就沒啥好的東西。
可經過這一次,趙煦才發現,原來百姓關注的東西,都是這些啊?
“看來,報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物事……”
趙煦一轉眼,心中就有計較了。
這樣的大殺器,豈能放在文官手中?看看禦史台,看看那些諫官,都成什麼樣子了!
還加重文官的權柄?趙煦又不是缺心眼,更加不傻,他自然懂得要握緊這樣的權柄。分給哪一個衙門,趙煦都覺得不妥當,這會引起官場的動蕩。“等等,‘新聞署’?報紙?那邸報……”
趙煦靈光一閃,淡淡地說道:“朕意已決,‘新聞署’本為報紙而生,朕思慮朝廷邸報一事,也一並管了罷!是以,‘新聞署’歸進奏院所屬!”這話一出,大慶殿中一片嘩然。誰不知道,進奏院其實就是皇帝的秘書?
說白了,進奏院就是皇帝花錢養著的官。從宋太祖開始,這進奏院的官員都是皇帝授意大臣委任的,主要職能是向地方傳達朝廷的政令。最多的時候,進奏院的官員超過一百多個,等於駐派地方的通訊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