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是有犯紅眼病的人。
這不,張正書一出場,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有人開始仇富了。
“哼,不就是一個為富不仁的紈絝子弟麼?神氣甚麼!”一個男子憤憤不平地說道。
但是,很快就有人為張正書說話了:“你懂甚麼,若沒有張小官人,這次黃河決口都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我怎麼個聽說,是張小官人要為那些受災的百姓建城池,所以要提稅的?”
這話剛剛落下,就有人出來辟謠了:“這位兄台,你的消息早就過時了。現在誰人不知曉,是蔡相公……不,是姓蔡的那個貪官挑唆的,為的就是阻撓官家建城,怕國庫沒錢了,他就不好撈錢了……”
“嘶,還有這等事?”
“可不是嘛……”
“但我怎麼聽說,這個張小官人建城池,是為了建造類似這樣的石屋啊?”
“若是有這樣的石屋,造價還便宜,你建不建,住不住?”
這人的反問很是犀利,那人一下子就懵了。仔細想想也是,好似“家樂福”超市一樣,汴梁城中的百姓幾乎沒人不去過的。冬天有暖氣,整間屋子又避風擋雪;夏天,因為開窗開得通透,屋頂又高,裡麵不知道多清涼。
這樣冬暖夏涼的屋子,還特彆堅固,可以傳承數百年的,誰不想要?
果然,聽到了這句話,所有人都心動了。
“你怎麼知曉造價很便宜呢?俺聽聞祥符石家那邊,為了造這些個房屋,都不知曉用去多少錢銀,怕是已經用去十萬貫了……”
那人笑了,說道:“你這消息也算是靈通,這般說罷,那祥符石家造的屋子,起碼有五六進院子,中間還有園林,如何能比?再說那祥符石家是何等家世,莫說十萬貫了,怕是百萬貫,都拿得出來的。我等平頭百姓,如何能比?”
“這倒是……”
很多人都點了點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