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情景,在汴梁城到處上演著。
這些銀行的“托”很是聰明,大多是舊錢夾著新錢使用,不到一天時間,新錢已經開始在汴梁城流通了。
一開始,很多百姓都不信任這些新錢。甚至有些疑心病的百姓,愣是把新錢拒絕了,表明了隻收舊錢。這種情況也是難免的,畢竟新錢的信用度,還沒有建起來,一些宣傳不到位的百姓,自然是不會用這些錢了。看見這些錢,跟看見鐵錢、花錢一樣,深惡痛絕。
有人就問了,一枚銅錢換一枚新錢,銀行不吃虧麼?
當然不會吃虧,因為銀行櫃台小娘子的入職培訓,第一課就是識彆各種銅錢。甚至,還有專門的磁鐵,來判斷是不是鐵錢。這種磁鐵,就在櫃台下方,一般人是看不見的。如果這銅錢裡摻雜著鐵,或者根本就是鐵錢,銀行是不收的。
這是因為宋朝的銅錢,大多都是銅鋅合金,或者是銅錫合金。銅鋅合金比較黃,而銅錫合金反而是青色的,因為是青銅嘛!
這兩種銅錢,都很受歡迎。
而張正書鑄造的新錢,也是托名了“元符通寶”,與一般銅錢一樣,天圓地方的。上麵字跡端麗,麵文從上而右而下而左旋讀,錢背光而無文。有篆、楷、行三種字體,樣式很精美。原本鑄造這種錢,是造一枚虧一點的,但是因為張正書有先進的流水線工藝,又用工具代替了人力,還定下了含銅比例,又怎麼會虧呢?
彆的不說,如果有人想大量更換這種銅幣回去熔鑄銅器,那他肯定會虧的。
這不,被張正書言中了,還沒到第二天,就有人抬著一籮筐的銅錢來換新錢了。
張正書在“京華報社”得到消息後,對曾瑾菡說道:“這種人啊,保證會後悔的!”
其實,新錢的衝擊,遠遠不如張正書想象得那麼猛烈,反而還有點不溫不火的意思。張正書就納悶了,這麼新錢好像打水漂了一樣,毫無聲息呢?好在,張正書這麼安慰自己——這還是第二天而已。
曾瑾菡也瞧出了張正書的不安,笑著說道:“郎君急了?”
“我怎麼會急呢?我是泰山崩於前不變色,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人,怎麼可能會急?”張正書到底是有點心虛,不自覺地加快了一點點語氣。
曾瑾菡笑了笑,說道:“原來郎君是這等大將之才啊?”
“那可不……”
張正書得意地自誇了一句,沒辦法,男人都希望在自己喜歡的女人麵前裝一下的。
“那我聽說了,今天好像是朝中發放俸祿的日子?”
曾瑾菡是知道的,就在幾日前,戶部的人來銀行,兌換了好些個銅錢回去,想必是拿去做俸祿了。想了想,這應該是趙煦的旨意,不然的話,為什麼戶部這麼聽話?但仔細一想,說不定那些官員也是樂意的。因為新錢的“壞處”沒有宣揚出去——不能熔鑄銅器,這就很傷了。要知道,很些高官家中的錢窖裡,已經不知道堆放了多少銅錢了。他們想要賺金銀,隻需要將銅錢熔鑄了,造成銅器就好,價值立馬上升一半!
但是,張正書的新錢一旦衝擊市場,那恐怕銅價就立馬大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