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做官,張正書也沒瞧見有啥好的,除了有點權力之外。
要是做官像張正書現在這樣,保管第二天就有台諫官彈劾他了。庸官啊這是,不乾活的官,宋朝皇帝最恨這個了。
你要是做貪官也好,做清官也行,但如果你屍位素餐,那考核就肯定是低的。考核低了,怎麼著?嗬,那些蠻荒之地,就是你的下一站。到了那地方,你還想悠哉遊哉?你咋不上天呢你!
所以說啊,不管是貪官、庸官,還是清官,張正書都不想做。現在,他就怕彭元量給他來這麼一個。
曾瑾菡卻是抱著相反的想法,要是張曾兩家能有一個做官的,和朝廷搭上關係了,那買賣就好做多了。要知道,你如果是商賈,官場中沒有一個人瞧得起你的。就算是章惇曾經對張正書刮目相待也好,他潛意識中還是認為張正書是一個商賈。這是風氣使然,沒辦法。
做了官,有啥好處呢?
其一,生意好做了。起碼,不會有人再以稅務所的名義,左戶司的名義去稽查你的商鋪。畢竟是自己人,官場中有一條潛、規則就是,有仇你衝著本人去,要是禍及家人,那可是要被整個官場唾棄的。
其二,就是有政策優惠了。最起碼,朝廷實施什麼政策,當官的肯定是第一時間就知道的。
其三,當然就是有麵子了。彆的不說,就連香水行,都被遊手騷擾過。做生意嘛,沒後台,自然是要被勒索保護費的。當然了,現在沒多少遊手敢對張正書的產業下手了,誰不知道張正書的後麵是皇帝?要是惹怒了朝廷,說不定就吃牢飯了。遊手們都是有眼力架的,知道哪個能惹哪個不能惹。
……
林林總總這麼多好處,歸根結底還是“好處”二字。或者說,是社會風氣影響了曾瑾菡的判斷。
張正書剛想說什麼,曾瑾菡就打開門了。
好家夥,不知道什麼時候,彭元量就自個走到書房門前了。
“這下糟了……”
張正書有種不詳的預感。
彭元量這會沒有掩飾身份,淡淡地說道:“張正書,官家有旨意。”
“嗯……”
張正書硬著頭皮走了出來,曾瑾菡則低著頭,其實一直拿著餘光看著場中發生的一切。而那門房,則識趣地退下了。
“彭內官啊,今天怎麼這麼有空啊?吃了沒了?沒吃早餐的話,我這有……”
張正書嬉皮笑臉地說道,其實心中慌得一匹。沒辦法,他怕趙煦這會真的來報複了。要知道,宋朝的皇帝都很記仇,特彆是趙煦這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