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說說,多長時間能建好?”
彭元量不想聽這些有的沒的,或者說趙煦就想知道,張正書能建得多快。
“嗐,這多新鮮呐,你去打聽打聽,誰不知道這鋼筋混泥土建築,可是和一般的木匠活都差不了多少的。這木匠活啊,三五月就能蓋起兩進小院,我這水泥也差不多這速度,可能會稍顯得慢一些。即便是城池,也不過是三五年的事……”
張正書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其實心中想的是:“趙煦要確切知道這時間乾嘛,你都指不定看不到那日呢!”他記著這茬呢。
能不記得嗎?
趙煦一死,趙佶很可能就登基做皇帝了。
趙佶登基做皇帝,張正書還有好日子過嗎?不跑路,都算是燒高香了。
“三五年?”
彭元量不知道張正書心中的嘀咕,他倒是盤算起來了。
說實在的,這年頭要建造一座城池,確實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更重要的是時間。要是一座小城,那可能一兩年就完事了。這城池也不高大,怎麼說也就後世四五米這麼高。要是敵人攻打的話,拿著雲梯“蹭蹭蹭”就上去了。
要是一座大城,可能修個十年都是常事。
好比當年漢朝的長安城,在漢高祖劉邦的主持下,修了七年未央宮,後來漢惠帝修了五年城牆,前前後後修了十幾年,到了漢武帝時期還修修補補,增增添添的,過了一百多年,才總算完事。而隋煬帝修長安城,就是動用了數十萬徭役來修,才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住進了大興,也就是後來的唐長安城。漢朝的長安城,和隋唐時期的長安城不是同一個地方,因為地方小了,隋煬帝才遷都的。
所以,三五年修一座大城池,還是攻不破的堅城,這已經算是誇下海口了。
“你可敢立下軍令狀?!”
彭元量的目光,好像一頭餓狼,緊緊地盯著張正書。
張正書心中一凜,他完全沒想到,這座還在圖紙上的城池,居然會讓趙煦重視如此。“難道,這就是趙煦那小子的報複?!”不由得張正書不這麼想啊,趙家人的記仇性子實在沒誰了。
“嗯?”
彭元量上前了一步,壓迫性的氣勢已經逼近了張正書身前,就連曾瑾菡都花容失色,退了幾步,差點撞到門上。
張正書想了想,說道:“五年,五年內,我一定把這座城池移交給朝廷。但是,與之交換的是,朝廷不得插手我的建設。還有,如果我被人告狀了,官家得幫我攔下來。”
“如果五年後,你交不出來呢?”彭元量淡淡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