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這一夜(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633 字 2024-03-25

新城池建設如火如荼,很多人都大跌眼鏡,鬨不明白為什麼區區一群工匠,不過萬餘人,就能創造出這樣的繁華?

其實,這還是錢銀在作怪。

一般的工匠,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消費能力?但張正書麾下的工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拿到的工錢,就算是在汴梁城中也算是高收入了。看看李家村就知道了,如今的李家村,聚攏的人數超過十萬人!隻要是有手有腳肯乾活的,都能在李家村活得很好,甚至還能賺到不菲的身家。這樣的李家村,說是一個村,其實規模已經和一個縣城差不多了。汴梁城有的東西,李家村都有,甚至還要便宜。

這樣的情況下,李家村能不火嗎?要知道,這隻是區區一年多的時間而已啊!

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天下攘攘皆為利來。但凡是牽扯到金錢,那就會聚攏一大堆嗅覺靈敏的人。

不僅僅是李家村,就連蜂窩煤作坊遍地的中牟縣,也是如此。

這樣的模式已經證明了可行,可笑還有很多人在質疑張正書的選擇。

就連趙煦,都感覺不可思議。

在大宋皇宮,垂拱殿之中,趙煦看著皇城司的密報,驚疑不定:“彭元量,這上麵說那甚麼‘天險之城’,連城牆都尚未建好,已經有不少商鋪開張了?”

“回稟陛下,確實如此。但按照張正書所言,那些都是臨時店鋪罷了。張正書特許他們在此經營三年,無需交租地費用。但是,商稅還是要交的。三年後,待得城池建好城牆、護城河,這些臨時商鋪都要拆除的。”

彭元量的回答,讓趙煦很疑惑:“既然建好了,為何要拆?”

“那張正書說了,木質的房屋不能防火,一旦敵人用火攻,拋火球進城,木質的房屋立時會毀之一旦。但如果是鋼筋混凝土的房子就不會如此,甚至敵人的石砲都毫無用處。”彭元量也算是上過戰陣的人,對此也是極為認同的。為什麼自古以來都有火攻這個計策?就是因為中國人的房子,大多都是木頭建成的。敵人隻需要拋射火箭,或者用油浸濕了麻布,再裹著石頭點燃,利用拋石機拋入城中,隻需要十幾發正中房屋,那就能火燒連城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靠近城門的地方不準建造房屋了,甚至要在裡麵再建一個甕城,既能藏兵反擊,又能防止火攻。

冷兵器時期就是這樣的,一種武器製造出來,一種攻城戰術證明有用了之後,很快就會有反製的辦法的。

最經典的,就是春秋時期,墨子和公輸班那場攻防賭鬥。公輸班有厲害的攻城武器,墨子也有厲害的防守武器。結果怎麼樣呢?“公輸盤之攻械儘,子墨子之守圉有餘。”也就是說,公輸班最後還是輸給了墨子,因為守城的優勢,公輸班的武器用儘了,墨子還有餘力。

趙煦也是知道這個典故的,因為公輸班造的攻城武器,經曆了幾千年都被證明還是有用的。就算趙煦對軍事不熟悉,但火攻的厲害,他也是知道的。甚至軍器監在建造配重投石機時,他也親眼見識過投石機的威力。那簡直是開山裂石,打在城牆上,隻需要幾發就能把不堅固的城牆給轟掉。

這樣的利器,趙煦也是心有餘悸的。汴梁城的城牆是怎麼樣的,趙煦心中也有數。雖然內城還算堅固,但外城簡直是“年久失修”的。看起來還挺堅固,但實際上並不是那回事!事實上,因為城牆年久失修,又經過黃河決口泡了一次,汴梁城的外城城牆已經很酥了。這也是為什麼金兵再攻打汴梁城時,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的緣故。

城牆都守不住,隻需要撞木撞擊幾下,連拋石機都不用,就能把城給破了。

這樣的城牆,這樣的京都,趙煦能有安全感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