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明君都不長壽的緣故了,太過勞心勞力。
如果叫張正書俯首埋案在這樣的奏折堆裡,他寧可做一個昏君。
不過,這也是文官底氣的來源——你瞧,皇帝都離不開我們,一旦我們罷朝,皇帝豈能不就範?
所以,宋朝的文官之所以敢指著皇帝鼻子罵,不是沒有原因的。
正胡思亂想的時候,彭元量回來了,陰鷲著臉說道:“官家宣你覲見……誒,你等會!聽好了,你守些規矩,若是壞了小命,莫道咱家沒提醒你!”
張正書大咧咧地說道:“放心吧!”
說罷,張正書跟著彭元量抬腳進了福寧殿。
撲鼻而來的,是一股還算好聞的香味。
這香,自然是焚香了。從古代到後世,從宮廷到民間,都有焚香淨氣、焚香撫琴、吟詩作畫和焚香靜坐的雅趣。文士淑女操琴時焚香,也是為了創造一種幽靜風雅的氛圍。這種“香”不是後世常見的竹簽香,而是經過“合香”方式製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餅或香的散末,原料有蜜、棗膏、白芨水、蠟等等。焚香需要借助炭火之力,並非直接燃燒。焚香時須不斷往香爐內添加各種配料,以保證香氣的質量。香爐中的炭火燃得很慢,火勢低微,久久不滅。古人追求焚香的境界,會儘量減少煙氣,使香味低回悠長。
“還真舍得用料啊……”
張正書忍不住吐槽道,做皇帝的享受真的不一般。
轉過屏風,張正書才看到彭元量站在一張床榻前,趙煦正穿著內衣,坐起來看著他。
不得不說,趙煦的臉色有點白得嚇人。張正書知道,這是傷了元氣的表現。幸好他這段時間忍得住,不然的話,他早就病情惡化了。
“參見陛下!”
張正書也不算小白了,知道見了宋朝皇帝可以不下跪的,也就還算恭敬地拱了拱手。
趙煦卻笑了:“你這家夥,還不情願了?你可知道,多少人想見朕一麵嗎?”
“確實不怎麼情願,我很早就想進皇宮看一看了,畢竟好奇心大嘛。但是,可不想被人一路扯著過來的,我肩膀還疼著哩!”張正書毫不客氣地就告狀了。
趙煦一愣,扭頭看著彭元量眉頭在挑動著,也知道了是怎麼回事:“那你肯定是得罪了他。”趙煦果然是“英明神武”,一下就猜中了事情的真相。聽了趙煦的話,彭元量鬆了口氣,到底趙煦還是知道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