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糧食也好,免得夏國得了去。”張正書沉吟了良久,知道這是最果斷的做法。敵軍勢大,又是伏擊,還有不少騎兵,西軍還沒有地勢之利,守是守不住的。那麼,把糧草毀了是最明智的做法。即便遼國能把糧食運到夏國來,但兩國之間能保持多久這個聯係?說到底,西夏不自己解決糧食問題,它就永遠處於下風!
既然知道了實情,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猜測了。
“所以這消息是黨項人散布出來的?”
可惜,張正書猜錯了。
“小官人,並非是黨項人的傑作。要知道黨項人的密探,已經被皇城司和安撫司聯手剿殺得差不多了,餘者不可能成這等氣候。”周銘很自信地說道,因為黨項人的密探,安插在大宋的釘子,很多都是“黑客”發現的。
畢竟張正書的“黑客”,雖然人數不多,可一個個都是精英。這裡麵也要感謝宋朝,因為人口太多,被遺棄的孤兒也多,所以張正書才能有這麼一個機會,把孤兒都加以洗腦,變成自己人。雖然這些孤兒進入“黑客”之中,大多都是十五歲的年紀,但張正書把他們留在大宋境內,給予一定的錢銀,讓他們暗中摸清敵國間諜的活動規律。
至於清除間諜的事,自然就留給朝廷去做了。
這也是為什麼遼國不敢輕舉妄動的緣故,因為遼國的一些小眼線全都沒了,剩下的沒有大事發生,也不敢輕易暴露。這才給大宋拖延了時間,成功地消化了西夏的不少土地。但是,宋朝念念不忘的河套平原,還是握在西夏手中。這也是為什麼西夏還能堅持的緣故,張正書屢屢感慨,宋朝真的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跟後世的國豬一個樣,開場猛如虎,一頓操作後0-5。
這不,因為戰線太長了,還被人襲擊了糧道!
“既然不是黨項人的密探所為,難道是契丹人插手了?”
張正書有點奇怪了,按照耶律洪基的性子,即便插手兩國爭端,最多也就是運送些糧食,派些軍隊化妝成馬匪的模樣而已,不敢和宋朝開啟大規模戰爭的。要知道,宋朝的戰船,還在幽雲十六州外麵的海域上遊弋著,要是宋朝這個時候進攻幽雲十六州的話,耶律洪基會很麻煩的!
“也不是契丹人,相反,是我們自己人。”
周銘感慨了一句,說道:“因為西軍占據天都山、橫山日久,青、白鹽開發過度,已經不值錢。那些商賈已經無法攫取暴利,想要繼續獲利,就要西軍打一場敗仗罷了。”
張正書聞言,狠狠地拍了拍桌子:“好膽!”
說實話,張正書是知道商賈的尿性的,但是沒想到,他們居然真的敢這麼做!
怪不得朝廷曆來不相信商賈了,都是因為商賈自己作死,怨不得誰。沒辦法,趨利避害乃是人的天性,所以有一個商賈這麼做了,那其他商賈也會跟著這麼做的。起了連鎖反應後,那麼就形成這等謠言了。
宋朝都還算好了,對商賈還算優渥。但是這些商賈,還是要作死!要知道,軟刀子殺人,那根本不見血的。若是因為這樣西軍功敗垂成,那這些商賈就是罪人!事實上,曆史就是由這些朝堂諸公瞧不起眼的商賈、農民、工匠推動的,商人逐利,要想扭住這個態勢,想必不能用常規的法子。
“小官人,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