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開懟(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568 字 2024-03-25

在一旁冷眼觀看的章惇卻覺得奇怪了,心道:“這小子居然還有這等眼光,知曉進退?”

其實,章惇怕是失算了,滿朝文官隻是礙於張正書武臣的身份不願和他多說話罷了,但經過張正書一陣插科打諢,他們對張正書的感覺大為改觀,也沒有那若有若無的敵意了。

可對於張正書來說,交情歸交情,你丫的貪汙瀆職,老子一樣在報紙上寫臭你!

看看現在的蔡京就知道了,已經沒有官員敢和他往來了。報紙的影響力,就是這麼巨大!

那些文官也知道,雖然他們對張正書生不出什麼惡感來,但這並不能改變他們是天生的敵人這個關係。

張正書消停了,可那些想看戲的文官卻有點遺憾了。張正書就像掉進沙丁魚群中的那條鯰魚一樣,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這些文官的神經。沒辦法,一眾文官裡,就張正書一個非正式武臣的存在。什麼叫非正式呢?就是還沒正式走馬上任,連個衙門都沒有的武臣,確切來說,應該隻是個武階官而已。要是張正書出生在將門,那他就是個吉祥物,拿來擺設用的。看看石可斕就知道了,這是大宋的悲哀啊。

不多時,彭元量出來宣召眾臣進殿麵聖,張正書自覺地排在了最後。

進了垂拱殿,趙煦已經端坐在龍案前了。

和大朝會不一樣,垂拱殿的常朝比較隨意,皇帝端坐在龍案前,跟群臣商議對策。

其實,相比起大朝會,這個常朝才是皇帝和大臣真正解決國事的地方。

君臣互相問禮過後,常朝就開始了。一件件國事被提出來,然後群臣“唇槍舌戰”,鬥得不亦樂乎。然而,張正書卻興致缺缺,一來這種國事在張正書看來根本無關要緊,即便朝堂上製定得再好,到了地方上也是陽奉陰違的。沒有監督的行政,朝廷根本沒有掌控全國的能力。

說白了就是基礎設施太過落後,年久失修的官道,根本支撐不起大宋朝廷掌控地方,皇帝掌控天下的野心。

看看趙煦他們討論的國事就知道了,全都是一些“過時”的消息,不是某某地方發生了什麼事,要怎麼善後;就是一項政策要不要施行,反複在扯皮;又或者是糾結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比如一個官員怎麼行為不檢了……諸如此類,聽得張正書直翻白眼,哈欠連連,差點沒睡過去了。

趙煦卻注意到了張正書的表現,找了個借口說道:“張卿,你如此信心十足,想必是有高見?”

張正書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趙煦是叫自己,他也四處地望著,看看是哪個倒黴鬼。

“張大夫,陛下問你話呢?”

彭元量知道張正書走神了,連忙提醒道。

張正書一愕,指了指自己,驚訝地說道:“我啊?”

趙煦滿臉鐵青,說道:“朕確實是在問你。”

“問我啥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