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我有水泥就行。”
張正書很輕鬆地說道,“有了水泥,天底下啥地方都能占領。”
“嗯?!”
趙煦的呼吸突然急促了起來:“張卿,此乃朝堂之上,若是信口胡言,朕會治你罪的,切莫自誤!”
“自誤啥啊,都說你們的腦子僵化了,隻懂得從那幾本被翻爛的聖賢書裡找答案,你們又不肯承認。天險之城在建了,你們不會不知道吧?銀行隻用了大半年時間就建成了,你們該不會看不見吧?還有‘家樂福’超市,你們該不會選擇看不到吧?還有祥符石家最高的樓房、內黃口推到重建的縣城……例子太多了,我就不一一說了。這裡麵的關鍵是啥?水泥!”
張正書頓了頓,才用極為肯定的語氣說道:“胡人的優勢在於馬匹,在於機動性。我們一旦有了水泥,那馬匹基本就沒用了。試想一下,在戰略要地,隻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就建起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你騎著馬能打得進去?建城,不是我們漢人最為擅長的嗎?還有,若是怕孤城在外,可以選擇建立堡壘群。想進攻的話,把堡壘群一路推過去,誰打得過我們大宋?!打野戰打機動戰打不過,還不會打守城戰嗎?”
這個法子不是張正書憑空想出來的,前一世張正書就喜歡玩帝國時代,他太清楚防禦塔的威力了。
一座防禦塔或許還沒啥,但一排不規則的防禦塔形成的交叉火力,那真的是沒得玩。
即便遊戲和現實有差距,不一定會有這麼好的效果,畢竟黨項人和契丹人也是會用步兵,也會用攻城器械攻城的。但是,堡壘群是絕對能限製對手騎兵的,隻要操作得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那絕不是幻想。彆的不說,在後世已經有槍炮的前提下,連環地堡群,都是破解遊擊戰的最佳辦法。除非對方有重型武器可以擊破地堡,不然的話遊擊戰到最後都會被壓縮生存空間的。
當然了,堡壘群也不是沒有製約。
首先,即便以後世的條件,都無法備得齊這麼多的建築材料去修築堡壘,何況是宋朝?
要知道募兵比修建堡壘劃算多了,修築堡壘不知道要花費多少。
彆的不說,怎麼把水泥從汴梁城運到邊境去,這都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張正書說了等於沒說。
趙煦也知道這個計劃是絕對可行的,但是為了一場戰爭,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嗎?
滅了西夏之後,大宋的國力又會衰退到什麼地步呢?
果不其然,就有文官出來抨擊這個計劃了:“信口開河,異想天開!”
但是張正書巋然不動,淡定地回懟:“你覺得我這個計劃不行,你就擺事實講道理啊,罵人誰不會?”
這些文官都是紙上談兵的類型,哪怕是會點廟算的,又怎麼比得上擁有係統的張正書?隻見張正書列出了修築一個方圓隻有八平米,高兩丈的堡壘所需的錢銀,大概是在一千五百貫左右,裡麵不僅可以藏兵十餘人,還能儲糧備戰,甚至還能通過射擊孔,往外麵射擊箭矢。在堡壘頂部,還能布置床弩、拋石機,這絕對是一個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