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宴後(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510 字 2024-03-25

這一次的宴席,其實也是差不多的。

因為是款待各國使臣,所以規格是最高的,也就是說所有的東西都是按照國宴最高級彆來布置。皇帝趙煦的座位,在正中間,座前為“禦茶床”也就是餐桌,桌上陳設著珠寶做的人工花枝、若乾盤珍鮮水果,還有僅供觀賞的果盤,盤中是蜜餞水果、雕花瓜果疊成的寶塔。至於臣子的,就沒有這麼好的裝飾了。

大臣和各國使臣的桌子,在皇帝寶座的對麵,配上高座凳,鋪錦墊,每座前各列一張矮桌,陳設雕花或蜜餞瓜果堆壘的果盤。這樣的高坐凳隻有第一行有,其後的三行則改為矮坐凳,三人坐一張桌子。沒錯,張正書的位置就在這裡。至於其餘大臣以及各國低等隨員的座位設在大殿之外、兩旁偏殿的廊簷之下,一樣是三人一桌,桌上擺設環餅、油餅、棗塔壘成的“看盤”,純為裝飾,不許真吃。此外尚有更為低階的軍官,如陪射禁軍,則是在“山樓”之後排設席麵。真是天子請客,傾朝赴席,人數眾多,場麵格外的浩大。

整場宴會的持續時間相當之長,以致必須分成上下場,稱為“前筵”與“後筵”。上半場一共為飲五盞酒的環節,下半場則為四盞酒。這是宋朝國宴的標準,從第三盞酒起,才開始上主食。

也就是說,喝一盞酒才開始上一道菜。每一盞提供的吃食從三種到五種不等,大都包括一種烤肉或烤串,湯羹或水飯、帶湯米線一道,以及類似包子、燒賣的帶餡點心,燒餅或肉餅,甚至會包括什錦鹹菜。這些簡單的菜式,主要考慮上菜便捷,擺設整潔美觀,與宴人吃起來也利索乾淨,避免吃相不雅。但要說多好吃嘛,卻不一定了。

也是從第三盞酒起,會有一場花樣紛呈的短暫表演,依次為雜技、類似群口相聲的“雜劇”片段、男子蹴鞠、女童群舞等等。

這種安排不僅為了場麵漂亮,也是留給大家吃飯的時間。但是表演結束後,群臣還是起身謝恩的。所以整個宴會都在不斷起身、行禮、歸坐當中重複,誰也不可能吃個踏實。要說這參加宋朝國宴,規矩是最多的,也是吃不飽的。再加上持續時間太長,一頓飯能吃一個時辰,吃完又開始餓了。

說來也奇怪,張正書覺得這樣的國宴,居然有點像後世的法式西餐而不是中餐,為啥?眾所周知,法式西餐每桌都有服務員和服務助手提供服務,而宋朝國宴喝酒則有宮女在一旁提供服務;法式西餐每上一道菜都得撤掉前麵的菜,宋朝國宴喝酒則是每上兩道菜就撤掉前麵的菜;法式西餐最講究菜品和酒品相搭配,宋朝國宴喝一杯換倆菜,酒品和菜品一樣很搭配。你看看,這宋朝國宴吃飯像不像在吃西餐?

而且,分量也不夠,如果是一個文官,怕是吃不下那麼多。可如果是一個武臣,特彆是很能吃的武臣,保管回去還得加餐才行。

不過嘛,宋朝國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打包帶走回家吃。按照習慣,沒吃完的食品事後可以由大臣們帶回家,再分贈給親友知交,以示皇恩雨露均沾。

一個時辰過後,宴射就開始了。

幸好隻是九杯酒而已,再加上宋朝的酒度數不高,與會伴射的武臣都沒有喝醉。

當然了,也沒有人敢喝醉,萬一誤了大事,不得晉升官職那是小事。萬一被皇帝怪罪下來,罰俸流放,那才是真的冤。

這時候,張正書分明看到趙煦給他使了個眼色。

張正書心領神會地明白了趙煦的意圖,緩緩地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席位。

來到殿外,張正書找到了早已經吃飽喝足的董成虎“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董成虎大聲說道。

“好,軍事演習隨時開始,你們立即整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