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李彤會有現在的日子,說白了,全是她父母作的。
作為旁觀者,顧恒心裡會惋惜。
作為當事人,李家趾高氣昂的退婚,氣得顧母心氣鬱結,他又憑什麼關心彆人的女兒如何,人總是要分遠近親疏。
李家人的態度,李彤的無所作為,足以消磨他心裡所有的同情。
用過下午飯,顧恒提出告辭。
沒過兩天,他便聽說了一個大消息。
曲鴻闊拖著重傷的身體禦前請罪。
賣弄了一回苦肉計,就連曲浩揚也被下人抬到禦前,全部交給太傅處置,是打是殺都隨便,婚事太傅如果願意就繼續,不願意曲家會送上賠禮。
皇帝自然不會責怪外甥,但他也要顧及太傅的麵子,這事畢竟是曲家理虧。
曲浩揚嚎嚎大哭,抱著皇帝的大腿訴委屈,父親一回來就打他,今日更是丟人丟到百官麵前,他心裡甚至有些怨恨,父親為什麼從來不為他著想,不過是想娶表妹而已,又不是什麼大事,他們家有皇帝伯伯撐腰,誰敢說三道四。
他覺得父親小題大做。
曲鴻闊氣得臉色發黑,看樣子前幾天打的輕了,這孩子根本不知道錯。
經過曲浩揚這一鬨,婚事自然作罷。
太傅表麵看不出什麼,心裡肯定記恨上了,他孫女如果嫁得好,這份怨念或許會漸漸平複,嫁的不好,他們兩家必成仇人。
或者說現在已經結仇了。
不過,結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他兒子混賬,乾出這種事情,太傅若是不生氣,他才要提心吊膽。
隨後曲鴻闊便提出補償。
皇上的心思他猜不透,他隻能實話實說抹黑兒子,儘量不影響太傅孫女的名譽,另外還要多賠償一些產業充當嫁妝,不能因為退婚的事影響人家將來說親。
下朝後。
太傅的臉色好看了一些,曲鴻闊給的誠意足夠,已經把傷害減到最低。
另一邊......
承恩侯府卻鬨開了,曲母又哭又鬨,直罵兒子是白眼狼,看不得有人對她好,兒子不孝順,她疼孫子有錯嗎,孫子就是她的心肝肉。
這麼多年都是孫子承歡膝下,哄她開心,隻有孫子才是一心一意想著她。
兒子從小就不喜歡孫子,從來也沒管教過他,現在憑什麼毀了他的名聲。
曲母傷心的大哭起來,她可憐的孫兒,不過是退婚而已,用得著這麼小題大作嗎,如今外麵人還不知要怎麼編排。
母親也鬨,妻子也鬨。
曲鴻闊簡直要被氣笑了,兒子是他不想管嗎,明明每次都是母親和妻子阻攔,並且,聽聽母親說的都是什麼話,兒子會變得無法無天,全是她們兩的教導,就連說話的語氣也是一脈相承,真當他們承恩侯府能一手遮天呢。
曲鴻闊不能不孝,但他也不想縱著母親,乾脆派人去把父親請來,這事就看他管不管,不管他也不管了,反正母親口中不孝的兒子不止他一個。
事實證明,真正損害到承恩侯府的名譽,老爺子還是很有威力,直接下令把曲母關去佛堂,什麼時候想明白了,什麼時候再出來。
至於兒媳婦,老爺子雖然不能管,但是沒了曲母撐腰,兒媳婦掀不出什麼浪花,甚至,曲老爺子放出狠話,孫子就算退婚鄒家女人也不許進門,彆想搞什麼小動作,不是說承恩侯府勢大不講道理嗎,那他就徹底不講道理一回,鄒家要是敢未婚先孕,他就敢一直耗著,就看誰能耗的過誰。
他總得讓一些人明白,承恩侯府不是那麼好算計的。
他對妻子的寬容並不是鄒家得寸進尺的理由,彆人都當承恩侯府有多威風,隻有他自己才明白,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一點不假。
承恩侯府其實一直都如履薄冰。
端王府。
七皇子回府以後,便和王妃說起閒話:“父皇對承恩侯府太縱容了,你看能不能想想辦法拉攏一二。”
王妃嗤笑:“你若跟他們搭上關係,父皇才會不高興。”
七皇子懊惱道:“看我,氣糊塗了。”
王妃笑道:“發生什麼事了?”
七皇子歎氣,連忙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心裡有些酸溜溜的,還有一些不服氣,父皇對待外甥都比對待兒子好。
曲浩揚區區一個紈絝而已,金鑾殿上就敢抱著父皇大哭,他們這些兒子可沒享受過這份待遇。
王妃輕笑起來:“或許父皇隻是內疚。”
“內疚?”七皇子驚訝:“此言何意?”
王妃道:“你仔細想想皇貴妃,還有宜貴妃。”
“她們......”七皇子好奇:“她們死了有些年頭,就連母妃都不甚清楚,你怎麼知道?”
王妃輕笑道:“彆忘了,我祖母乃是大長公主,宮裡的事情自然知道一些。”
真實情況是,她是一個穿書女配,死的很慘很慘的那種,她對這本書的劇情,早就了解的一清二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