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吃早飯吧!”見她還站著,他說了一句。
吃過早飯還得去哭祭,餓著肚子可得要命,她也懶得再去多想,舀了碗粥,隻夾自己麵前那盤水晶蘿卜絲,默默地吃著。
吃完早飯,外頭天漸亮,朱媽媽給她披上一件厚重的氅衣,宋硯和宋筠兩個包成嚴嚴實實的小團子,而宋珩則是披上自己的婢女錦欣遞來的披風,一起朝外院靈棚那邊去了。
宋珩走在前麵,她帶著兩個小團子走在後麵,與他隔開一段距離。
宋珩一出現,一直井然有序的外院便顯得有些亂,昨日裡未見到他麵的人紛紛擁上來噓寒問暖。
哭祭還未開始,外麵又冷,傅芸帶著兩個孩子進了書房裡取暖。
本想等那唱禮官喊開始再出去,又聽見外頭傳來一陣不小的騷動,出門一看,是老太君又過來了。
一大群丫頭婆子擁著老太君朝著書房走來,傅芸忙起身站在門邊上,老太君拉著宋珩進屋裡,麵上雖未有明顯笑意,但也能感受到那份喜悅的心情。
老太君拉著宋珩坐下,眾人皆圍著他們站著。
傅芸隻想當個透明,遠遠站著,看著他們想笑不能笑的場景,十分的搞笑和怪異。
正當她還在那裡獨自神遊時,突然聞得老太君叫她。
“芸娘!芸娘!你過來!來!快過來!”老太君一疊聲地叫著。
一旁朱媽媽牽過她手中的兩個孩子,把她推了出來。
傅芸隻好低垂著眼簾走到老太君身邊來。
老太君親熱地拉了她在身邊坐下,一手拉著她,一手拉著宋珩,把她和宋珩的手疊在一起。
傅芸的手冰涼,忽然被那個陌生而溫熱的掌心覆蓋上,說不出的彆扭和不自在,又不好強行抽走。
老太君一直在絮絮叨叨說著一些話,大體意思便是說這宋珩已經回來了,他們二人也算是圓滿了,往後兩人都要好好的,多生孩子開枝散葉這一類的。
傅芸隨口應付著,偷偷撇了宋珩一眼,見他一直木著表情,知道肯定是半句沒聽進去。
老太君年紀雖大,心裡頭明白著,也不敢耽誤了國祭的時辰,該說的說完了,便把人都趕出去,各自站回各自的位置上,自己也帶頭跪下,跟著唱禮官起拜。
唱禮官是個人精,唱了兩句,叫人去扶勸老太君起身,老太君堅持又磕了兩個頭,方才被人扶起來,又被一群丫頭婆子擁著送回去。
此時已是天光大亮。
連日來的陰雪天氣終於放晴,出了大太陽。
待到哭祭結束,屋簷上的雪已開始化水,滴滴嗒嗒個沒完。
宋珩被人拉走了。
她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回漱玉軒。
宋硯大一點,稍微曉事一些,仰頭問她:“娘親,爹爹是不是不喜歡我們?”
她摸了摸宋硯的頭說:“沒有,他就是長得那個樣,不會說話也不會笑。”
宋筠問她:“娘親,我表舅父也是不笑!你會不會像表舅母那樣把我們送走?”
孩子才這麼小一點,可會看人臉色!傅芸心中微酸,蹲下來把宋筠擁入懷中說:“不會,娘親以後在哪兒,你們就在哪兒,好不好?”
兩個孩子齊聲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