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031(1 / 2)

東宮藏嬌(重生) 袞袞 8494 字 10個月前

聽見璐王的名頭, 顧慈心頭一蹦。

上回戚北落審訊謝子鳴時,她雖累得半睡半醒, 但也聽見了一兩句。一直在背後幫助謝子鳴,給戚北落裹亂的人, 就是璐王戚臨川。

自沈貴妃倒台後,璐王在帝京裡頭的勢力也被戚北落拔除得差不多。眼下他身子都還沒養好, 就著急忙慌趕回來, 大約就是想趁戚北落不在, 好東山再起。

顧慈倒不擔心戚臨川會對戚北落構成多大威脅, 畢竟前世, 他也是這般明目張膽地覬覦東宮之位,可最後......至少自己含恨而亡的時候,他的墳頭草早已高到可埋膝。

出發的第一日,顧慈不想為一些瑣事平白招惹事端, 便令車夫讓出道, 等璐王一行人先離開。

馬兒正要調頭, 麵前突然跑來兩人, 腰配刀劍,一左一右攔在馬前, 凶神惡煞道:“車上是何人?不知今日璐王殿下要回京, 竟還敢擋道?下來!”

邊說邊眯起眼,透過車窗往裡瞅,眼神猥瑣。

方才馬車急停,車簾被震開一小道縫。他們剛好瞥見車內兩位絕色佳人的倩影, 魂立馬就被勾走,這才胡諏了個由頭,跑來尋釁。

車夫已被他們手裡的刀嚇得說不出話,而身後那輛坐著丫鬟和隨從的小車,也被他們打發人扣住。

姐弟三人坐在車內,沒人出聲。

這番探親,他們不想太過張揚,是以沒帶多少人,坐的也是尋常馬車,上頭並沒有定國公府的徽記。估摸著目下這幫人,就是將他們當作尋常人家,方才敢這般耀武揚威。

兩人一直在車外叫喊,周圍人越聚越多,對他們指指點點,但礙於璐王的身份,沒人敢上去幫忙。

“我去趕走他們。”

顧飛卿聽不下去,取了懸掛在車壁上的配劍,欲下去趕人。如今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兒,也是車內唯一的男兒,兩位姐姐是姑娘,不好出麵,他得擔起男子漢的責任。

顧慈忙拉住他,顧蘅又要搶劍下車,顧慈又忙去攔她。車內三人爭執不下,車外兩人也失去耐性,將車夫從轅座上拽下,伸手就要掀車簾。

手才伸到一半,手腕就霍然被人攫住,用力一擰,骨頭斷裂的聲音頃刻間貫通整條長街。那人當即便疼得倒在地上,捂著手打滾。

另一人皺眉,仰麵大嗬:“哪個不長眼的,竟敢......”

他仰麵瞧清楚來人,舌頭登時打結。

“竟敢......”奚鶴卿笑嘻嘻地側耳湊去,攢眉催道,“竟敢如何?你倒是說啊?”

那人艱難地咽了下口水,他雖不識顧家馬車,但奚鶴卿卻是認識的。

能讓太子眼前的大紅人親自出手,馬車上的兩位姑娘該不會是......那當真是連璐王殿下都不敢隨隨便便得罪的人,他們究竟都乾了些什麼!

“不、不不不如何......奚大人饒......”

話音未落,腹部便迎來一陣勁風,他疼得蜷成蝦米,趔趄後退。

瓔璣撿起塊小石頭子,往他身上丟,他不慎踩到打滑,摔倒在自己夥伴身上,兩人俱都哎呦不斷。

“你不如何,我如何。”奚鶴卿轉了轉手腕,收起嬉笑,朝身後使了個眼色,便有幾個錦衣衛上前,不由分說地將二人拖走。

圍觀人群見大戲已結,都各自散去。

奚鶴卿回頭,顧蘅剛好從車窗探出腦袋。

四目不期然相對,她眼睫一霎,慌忙撇開頭,忽又回過味來,自己又沒做什麼壞事,作何要躲著他?遂倔強地重新抬眸瞪他,細白下巴高高翹起,眼睛睜得比方才還要大。

“你有何貴乾?沒有,就彆擋我們的路。”

奚鶴卿眉梢抽搐了下,這世上還有比她更沒良心的女人麼?嗤笑道:“沒什麼貴乾,瓔璣她也想去姑蘇,公主已經同意了,讓我路上護她周全。正好你們也要去,我就勉為其難......”

“咦?不是二叔你非要去姑蘇,讓我去求母親的麼?”瓔璣抱著兩個包袱,茫然歪下腦袋。

顧蘅陰陽怪氣地長長“哦”了聲,斜眼睨著他,似笑非笑。

奚鶴卿麵頰一點點漲成豬肝色,漸漸支撐不住表情,忙吼道:“哦什麼哦!怎的?就許你上姑蘇議親,就不許我去遊山玩水?嘁,我今兒還就偏要去了,看看到底是誰在行善積德,竟然敢娶你?”

說最後五個字時,他幾乎是在咬牙切齒。

瓔璣被不知名的酸味熏到,皺了皺鼻,便被他拎起來丟到車裡。他又搶了車夫手裡的韁繩,坐到他邊上,二話不說就揮鞭驅馬。

一聲長鳴後,馬車再次出發,絕塵而去。

顧蘅一頭霧水地坐回車內,秀眉都快擰成麻花,指了指車門,問顧慈:“他是不是有病?”

顧慈覷眼車門,掩嘴憋笑,雙肩一顫一顫,“嗯嗯”點頭。

的確是有病。

相思病。

而同時,城門口,另一輛馬車內,竹簾輕輕挑高,車內男子望了眼馬車過後揚起的飛沙,若有所思。

“太子妃就在那車裡頭?”

車外隨從應是,“隻不過不是方才探出頭的那位姑娘。”

男子牽起唇角,慵懶地長“哼”一聲。

清風湧入,撩動他裘衣上的白狐毛,吹散內裡香爐中的一縷暖煙,藥香甚濃。

隨從皺眉,當下便將頭埋得更低。

不過才入秋,竟已不得不開始避寒......

*

一行人由陸路轉水路,半月後抵達姑蘇城。

暑氣已消,城內楓葉灼火,一色湖光萬頃秋。

碼頭邊上早已有裴家人翹首恭候,眾人下了船,便直接登上車輿,去往裴府。

說起這姑蘇裴家,其祖輩各個都是朝中重臣。顧慈的外祖父辭世後,更是入封名臣閣,先帝爺念其功勳卓然,命兩位皇子扶棺送葬,其中一位就是當今聖上,可謂風頭無兩。

隻是到了顧慈母親這輩,家中就再沒個出息的,後又因種種難事,裴氏門庭越發落寞。

顧老太太想出手相助,可裴老太太卻是個硬骨氣,說什麼也不肯拾人牙慧,這才舉家遷回祖地姑蘇,隻盼著這方水土能將孫輩們養好,日後好再續裴氏輝煌。

而眼下,所有希望,便寄托在了裴家這位長房嫡子裴行知身上。

——也便是顧家姐弟三人的大表哥,此番欲和顧蘅結兩姓之好的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