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臨川仿佛聽見了什麼莫大的笑話,撫著手爐冷嗤,乜斜眼看去。
“太妃您是聰明人,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本王想要那位子,奈何母妃不爭氣,害本王失了靠山。正巧,太妃也不想讓戚北落坐上那位子,不如......”
不等他說完,王太妃便張口打斷,“哀家已不理世事多年,王爺找錯人了。”
“沒找錯。”戚臨川眯起眼,“本王找的就是您。不,應該說,是您需要本王保您,還有你們整個王家的性命。”
王太妃眸光一沉,“哀家手中有先帝欽賜的保命符,何須你幫忙?連陛下都沒法把哀家怎麼樣,更何況他一個小小的太子?”
“他一個小小的太子,今日可著實讓太妃您下不來台。”
殿內聲音驟然消失,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上氣。
王芍手心裡一茬接一茬地冒汗,隱約生起一種不好的預感,張口想喚王太妃,卻被她抬手打斷。
戚臨川漫不經心地在屋子裡踱來踱去,四下顧看,忽而一笑。
“太妃娘娘這兒的擺設,可是許久不曾變化過來了。可皇後的長華宮,卻每日都換一個模樣,奢侈得叫人挪不開眼。”
王太妃攥拳,手背撐起道道青筋,“你到底想說什麼!”
戚臨川挑了下眉,“本王要說的,方才都已經說過了。”緩緩轉過身,望著王太妃,嘴角挑起一絲陰冷弧度。
“太妃娘娘當年,為保自己的孩子入主東宮,早已和父皇撕破臉。眼下父皇雖沒把您如何,可保不準以後就不會,更保不準,他戚北落就不會。”
“本王,才是你們王家現在,唯一的希望。”
蓮台上,燭火忽地爆了個燈花,光暈一寸寸矮下,隻堪堪映出他側臉。
線條冷硬,宛如毒蛇藏匿在暗夜中,嘶嘶吐紅信。
*
臨近婚期,裴氏忙得腳不沾地。
二女兒顧慈因是嫁進東宮,婚禮倒無需她多操心,自有禮部和欽天監幫忙張羅。
而大女兒顧蘅則委實讓她傷透腦筋,不幫忙也就算了,還時不時鬨出點幺蛾子,一會兒哭著喊著說害怕成親,一會兒又喜滋滋地纏著她問婚禮細節,讓她著急上火。
這日,金繡坊打發人過來,說喜服已經做好,是否要送上門,請顧大姑娘試穿。
裴氏為躲清靜,二話不說就把顧蘅轟出門,讓她自己上繡坊試去。
顧慈受她連累,也不得不丟下書,陪她一道走這趟。
帝京城是最藏不住秘密的地方,聽說準太子妃來了,但凡有能力,誰不想過去巴結兩句?
馬車剛停在金繡坊前,裡頭所有繡娘便都傾巢而出,立站在兩側,含笑迎接。
“兩位姑娘裡邊請,喝茶歇歇,我這就讓人,將大姑娘的喜服拿來。”
姐妹倆被殷勤地迎進門,剛剛轉過房廊,就聽到裡頭傳來王若尖利刺兒的聲音。
“不過一套喜服而已,能讓我潞王妃瞧中,是你們的福氣,你們這幾個醃臢東西,難道還敢攔我不成?”
潞王妃?
姐妹二人互覷一眼,皆有些摸不著頭腦。
引路的繡娘兩手交握著,哈腰訕笑。
“兩位姑娘還不知道吧,就前幾日的事兒!陛下將王家姑娘許配給潞王殿下做正妃,還是太妃娘娘親自去請的旨。”
顧慈一愣。
王若要嫁給戚臨川,前世明明沒這事,這究竟是怎的了?
顧蘅捺著嘴角,狐疑道:“嫁給潞王......靠譜麼?就他那病歪歪的模樣,指不定哪天就蹬腿去了。武英侯不是一向最疼自己這寶貝疙瘩的嗎,竟舍得將她往火坑裡推?”
顧慈聳了下肩,不置可否。
王太妃和武英侯打的什麼算盤,她是無從知曉了。
但想起前世,戚臨川被陛下親自從皇族除名,死後連塊像樣的吉祥板都沒有,她就隻能祝王若自求多福了。
大喜日子將近,顧慈不想見到王若,拉著顧蘅要去個離這稍遠些的雅間歇息。
裡頭忽然慌慌張張跑出來個小廝,正是方才去幫顧蘅取喜服的人。
他抹了把額上汗珠,朝她們行禮。
“兩位姑娘,都怪小的無能。方才小的拿了喜服,正準備過來,可巧被王姑娘撞見。她一眼看中喜服,說什麼也不肯還給小的,還動手打人,小的、小的......”
他捂著眼睛,抽噎起來。
顧慈蹙眉,清潤的小鹿眼赫然刺出幾分戾色。
這個王若,還真是狗改不了吃屎,上回搶她送給祖母的玉鐲也就罷了,今日竟連姐姐的喜服也要搶。
彆人的東西真就這麼好?
那可是奚鶴卿熬了三天,一筆一畫,親自繪出來的紋樣,天底下僅此一件,就為給姐姐一個驚喜。
“豈能容她妄為?”顧慈緩緩吐出幾口氣,安慰了小廝兩句,便和顧蘅一道進門去。
作者有話要說: 帝後會有番外的,放心吧,愛你們(╯3╰)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按頭小分隊隊長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梔子、Yiddddx 3瓶;二傻小天才、默默默默默 2瓶;玖梔、木槿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