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直對童秀忿忿不平的徐大海,大家都非常感激童秀。
十七八歲的少年熱情如火卻又麵薄如紙。
他們是很難將一句感謝說出口的。
所以,他們能做的就是用熱情的笑臉和親近的擁抱表示滿腔的熱情。
童秀一進教室,就迎來了一陣巨大的喝彩聲。
緊接著,她被人群圍了起來。大家七嘴八舌的說著話。
童秀微笑聽著大家的成績與前程。
性格文靜的陳秋實並沒有被高考時的拉肚子影響發揮,成績發揮穩定。
她報考了京城師範學院的文學係,希望以後能當一個記者。
同樣報考了港島大學中文係的章金芸一聽見,眼睛就亮了,拉著陳秋實就討論起了海子和舒婷,顧城……
平時寡言少語,十分內向的陳秋實談論起這些時,自信飛揚,如換了一個人。
母親是英語老師,英語頗好的黃愛珍卻不想繼承母親衣缽。
她報考了首都的醫學院,打算學醫。
巧合的時,她居然也在這裡碰上了一個未來同學——當初與童秀一起參加全國英語競賽的室友張靜。
張靜外公是安省醫院著名醫生。張靜也想學醫,報考的也是首都的醫學院。
不出意外的話,兩人會成為未來同學。
一聽見這消息,兩個女孩就親近了起來,嘰嘰喳喳說起了話。
張靜今天是和顧靖安一起來的。
麵對童秀的疑問,她笑道:“當時那個老師還記得我們,在成績普遍出來之前,他就替我們這些參加過英語競賽的學生成績查過成績了。在你沒回來前,我們在去老師那裡拿成績時私底下碰了一次麵。”
“顧靖安說要來縣二中看你,我就跟著一起來了。”
“從英語競賽之後,我就沒怎麼見過你了。”
“以後你要去港島讀大學,估計見麵就更少了。”
高中畢業後,大家各奔前程天各一方,除了一些真正親近的好友,實難再見一麵。
所以,今日的大家都格外熱情。
這是見麵亦是告彆。
童秀揉了揉她的頭發:“傻丫頭,我去港島讀書又不是不回來了。”
張靜這才露出個笑容。
顧大海報考的是京城師範大學的生物係。
童秀自己報考的是港島大學的生物製藥專業。
顧靖安報考的是港島大學的金融專業。
他聳了聳肩膀:“我爹在蛇口弄得那麼轟轟烈烈的,我就算不能不能和他一樣風光。學點東西,多少能幫上點忙吧。”
顧靖安的父親是改革開放之初頭一個提出建立經濟特區的人,至今站在改革的風口浪尖。
顧靖安雖然平時吊兒郎當,看似誰都不在乎。實際上早早與父母分離的他非常重情。
他做出
這選擇並不意外。
至於簡文斌,他這天生的理科天才根本不用擔心前途。
前段時間,他和自家一個長輩在京城大學搗鼓出了一個小為轟動的學術成果。
這消息傳出後,他立刻被港島大學化學係教授瞧上了,要收他做學生。
就算不憑著全國英語競賽,他也能順當進入港島大學。
當初那個在高考突然拉肚子的女孩,沒有陳秋實那麼幸運。
她高考發揮失常了,比平時成績少了二十分,分數隻夠安省的一家大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