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法器對於趙守壽來說並不算什麼,對於這些在經過一場苦戰,修行資源幾乎消耗殆儘的煉氣期修士來說,堪稱是一件大補之物,在一定程度之上可提高後續在次大陸之上的生存幾率。
“這些廢墟之中一定還有更多的寶物,一起挖”
“現在除了運氣之外,多挖一些位置,得到寶物的機會也會更多”
“聽說在廢墟西北方,出現了適用於築基期的二階靈材?”
很快或真或假的消息,傳遍所有參與挖掘修士的耳朵之中,所有的修士頓時陷入一個瘋狂的狀態之中。
五十餘名修士瘋狂的後果自然是大幅度提升地心地下城廢墟的拆除,各種建築靈材快速運回地心地下城。
這座曾經擁有元嬰期老祖坐鎮,存在於次大陸之上將近千年的地下城,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很快變成一個個空洞的地下洞穴,再無任何有價值物品的遺留。
日後縱然是貝老祖親自返回,看到如此之淒慘、空無一物的情況,想來也不會再有重新修建地下城的想法和思路。
總之趙守壽所提出的“三光”政策得到很好的實施,也漸漸成為“拾荒”界的一棵奇葩和傳說。
甚至在他並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很多自認為經驗豐富的拾荒者,封為一個新流派的開山祖師。
在拆除廢墟的過程中,趙守壽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每隔日的時間護送一批靈材,順利通過荒無一物的原野。
在危險重重的次大陸之上,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尤其是在次大陸之上,若是缺少金丹期修士的震懾,定然會在很多想象不到的位置,有成群結隊的妖獸源源不斷的襲擊。
這也是為何在次大陸之上,每一座地下城至少都需要有一位金丹修士坐鎮的根本原因所在。
至於地下城的發展得益於這裡同樣充沛的資源倒不是太過困難,隻要能夠建成並且穩定下來,自然而然會有一些修士從不同的方位趕來參與其中,正所謂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當然這一點也與次大陸之上的環境是息息相關的,畢竟除了極少數熱衷於自由的遊修之外,絕大部分修士對於加入一座地下城是樂意的。
地心地下城廢墟的拆除一共持續兩月的時間,當此番“三光”行動結束的時候,大量的修建地下城所需的靈材,已經在湖底分門彆類堆的像是一座座小山一樣,正所謂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在充足建築靈材的供應之下,趙守壽規劃之中一座隻有地心地下城三分之一麵積的湖底小城,定然會在最短時間內建設完成。
隻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苦心經營,隨著湖底地下城名聲的傳播,自然會有很多修士慕名而來。
“地下城的建設已經不存在桎梏,趙某人卻需要前往西北核心區地下城采購一些靈物”半年之後望著已經初具規模的地下城,趙守壽不由的呢喃著。
地心地下城位於次大陸的西北方,湖底地下城自然也是如此,在次大陸之上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一座區域核心地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