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我沒看錯吧,我才擺了三天陣法吧。”
這速度可以啊!
其實不止早早震驚,唐家所有人都很震驚。
但唐氏說了,這是秘密,不能與外人道。
“這樣好啊,三嬸,你說我們家院子裡能不能扣個大棚啥的,專門種蔬菜啊。”
“大棚?是啥啊?”
見三嬸沒聽說過,早早頓時愣住了。
原來在夏國的八十年代,還沒有暖棚一說。
“就是暖棚。”
即便解釋了,杜鵑其實也聽不懂。
但她知道,家裡的菜長的快,那就是錢。
早早反而關注的是另外一件事。
晚上回到自己的房間,拿出紙筆開始畫暖棚的構造圖。
而且暖棚的地點也要選好。
這麼秘密的事,先要蓋在院子裡,才能就近照看。
薑承鄴的院子雖然很大,但是想要建蓋暖棚,就隻能在中院,或者三進院的後院。
最後,早早決定將暖棚建在水井附近。
想好,就要做。
翌日早飯期間,早早將自己畫的暖棚構造圖放在了桌子上。
“我想在我們家中院建一個暖棚,後院也建一個,裡麵都種上蔬菜。”
麵積不是很大,但絕對比耳房裡種的那些要多。
“暖棚?”
唐明曉得侄女喜歡搗鼓這些,而且想法也特彆稀奇。
於是拿起放在飯桌上的構造圖看了看。
最後驚訝的瞪大雙眼。
“這……這個好。”
“好是好,但是我們這裡的溫度太低,所以必須要升暖爐。”
想要種子出苗,生長,溫度與濕度很重要。
莊稼人雖然不懂這些名詞道理,但全部有經驗。
“放心,到時候弄點稻草鏈子蓋在上麵,晚上蓋上,白天取下來。”
不被太陽光照到怎麼行?
耳房裡的太陽光很充足,但是因為木槽多,所以需要有人每天搬動木槽,然後令其有充足的日照。
“既然要做,那就趕緊的,趁著這幾天氣溫還沒有下降多砍點柴禾!”
“好。”
唐家人很都乾勁兒。
主要是被攆出筒山村後,連土地都沒有了。
而且還想在明年開春蓋新房,總要攢些錢。
雖然不知道早早的主意能不能行,但能解決自家人吃菜的問題也是極好的。
畢竟,每年到青黃不接的時候,彆說菜,糧食都所剩無幾。
唐氏見大家都有事情做,自己隻做做鞋子,覺得心裡過意不去。
“早早啊,奶奶要做什麼?”
早早知道奶奶這是怕自己拖累大家,忙笑著撲到對方的懷裡。
“奶奶,你就給我做點好吃的吧,小零食就行。
你也知道我嘴饞,又沒錢。”
看見小孫女可愛的模樣,唐氏摟著人晃晃。
“好,我就給你們都做點小零食。”
唐氏的手藝很好,隻不過這些年,兒子們都娶了媳婦,不用她動手做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