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去哪,他就去哪。
早早性子好,耐心也好,偶爾就會教小寶一些唐詩啊,三字經,弟子規之類的。
這些在如今的世界,是沒有的。
這裡沒有唐詩,但有明詞。
沒有三字經,弟子規,但有人論,學生論。
所以早早教小寶的那些東西,每次在學校讀出來,都會讓老師們很吃驚。
問那樣優美的詩句是誰教的。
小寶年紀畢竟小,有些事說不清楚,就隻說早早姐姐教的。
想到這些,杜鵑差錢的速度也降下來了。
“唐明,你說咱家早早的腦袋是用啥做的,咋那麼聰明呢?”
就拿開飯館這件事,早早就能抓住老百姓的心中所想,知道他們想吃什麼,想花多少錢吃。
所以,他們家的飯館自從開業以來,天天繁忙。
每天的營業額都會閃瞎她的眼睛。
“她聰明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你咋現在才發現?”
唐明正在跟兒子做遊戲,聽到老婆的話,忍不住笑著回了句。
坐在一旁,也同樣在數錢的張森深有同感。
以前剛認識早早的時候,他隻是覺得小女孩很厲害,竟然能救活自己的姐姐。
後來又允諾給自己一份工作。
可自從再次與唐早早接觸後,他發現這個女孩簡直就是傳說中的大神啊。
啥都會,啥都懂,最重要的是人家才九歲。
“算了,不想了,我還是數錢吧。”
二十分鐘後,張森與杜鵑屬完了今天所賺的錢。
看著手裡的錢,兩人現在已經沒啥感覺了。
畢竟被刺激了七天,也習慣了。
“杜鵑姐,我這是一百三十五。”
“我這二百八。”
每天的營業額達到了四百多塊,刨除去原料費用,人工費還有什麼電費之類的等等。
每天至少能剩下一百五塊。
一個月就是近五千塊。
一年就是六萬塊。
想到這個數字,杜鵑整個身體都是麻的。
因為太多了。
她從來都沒見過那麼多錢。
“張森,千萬不要跟外人提起這件事啊。”
張森立刻點點頭,他可不傻,好不容易找到份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怎麼能破壞這個機會呢。
“放心吧,杜鵑姐,我不會往外說的。”
而此時,唐家
早早坐在火炕上,看著奶奶,又看看爸媽,幾個哥哥,還有二叔,二嬸,兩個姐姐。
“哎呀,你們也彆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兒。”
“怎麼能不愁呢!我沒想到寧遠屯的老百姓也與筒山村一樣。”
竟然都吃裡扒外。
“曉曉姐,話不能亂說,我們畢竟沒有證據,隻是道聽途說。”
“這還用啥證據啊!”
唐曉曉覺得那些人就是吃裡扒外。
“好了,有些事,也不見得就是壞事。”
總之,早早的格局一直是大的。
何況她原本的打算就是將這附近的村子合並起來。
如此一來,多虧得寧遠屯的人去教彆的村民,至少她也省事了。
“話不是那麼說,你要想種菜賺錢,那是可以的,我們唐家也教授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