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車吧,剩下的路隻能步行了!”
停車的地方是進村口稍微寬敞的地方,節目組的車子平時都停在這兒,節目組的到來並沒有讓這個村裡有什麼明顯的變化。
圍觀的都是老人帶著小朋友,老人們的眼神並沒有什麼波動,隻是緊緊盯著自家小孫子,小朋友則是好奇的看著葉明軒一夥人,既想靠近又膽怯的往後縮。
到底是兩位家長想的周到,差不多猜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下車後熟練的交談起來。
“大嬸,這是您孫子嗎?胖乎乎的,真可愛!”黃老師從後備箱裡提出幾箱特侖蘇放在地上,抱起膽怯的小男孩,拿出紙巾給他擦鼻涕。
“叫叔叔!”
大嬸先是說了一句自家孫子,才回答黃老師的話:“三歲兩個月了!”
“您貴姓啊?”
“姓龍,這一片幾乎都姓龍,你們是來拍電視的吧?”
大嬸穿的挺樸素的,攝影機倒是認識,前幾天村裡喇叭也通知過,也沒什麼可擔心的,周圍村裡人也不少,大神並不怕眼前這夥人是騙子或者人販子。
“是啊,咱們這個村子有多少人啊?”
黃老師把小孩放下,揉了揉胳膊:“您這孫子身體真好,白白胖胖的。”
“寨子大概一千多人,幾乎都是龍姓,你們錄節目的地方在那裡。”
大神往身後村子裡的半山腰上指了指,這是有點趕人的趨勢了,畢竟鄉下住習慣了,麵對鏡頭有點放不開,拘束的感覺。
村子叫翁草村,坐落在幾座大山中間的山澗裡,年輕人差不多都出去打工了,村子裡老人和孩子居多,主要農作物是水稻,玉米和黃豆,還有一些其他的蔬菜之類的,村子中間有一條小溪,橫穿村子而過,村子裡並沒有寬敞的馬路,都是隻能容納一人行走的泥濘小路或者青石板路。
建築特色也不似平常多見的磚瓦結構,而是典型的苗家建築,黑瓦木牆結構,房屋的地基是一層一層的石頭壘起來的,村子中間的小溪上建有八角亭,雕龍畫鳳,古色古香。
整個村子的房屋依山隨勢,層層疊疊,呈散亂狀分布,並無明顯的南北或者東西分界,黃老師隻知道翁草村是一座古村落,但他不知道的是翁草村還是國家傳統村落名錄裡的一員。
拖著行李,跟隨節目組的人員帶領,一步一步往新蘑菇屋走去。
新的蘑菇屋在半山腰上,前門地基的石層就有一丈多高,後門直通後山和雞舍,前門是十幾層的石階,屋前一小片水田,水田邊有十幾平米的菜地,菜不多就兩種,一般萵筍一半油麥菜。
水稻田是已經插過秧的,彭彭來了估計會很高興,牛棚離得比較遠,從前門下去,沿著小路跨過架在小溪的木橋,有一片空地,空地中間是一個木棚,分開兩半,一邊住著蘇蘇,一邊住著老點和天霸。
新的蘑菇屋也有涼亭,比之前那個還漂亮,涼亭就在前門邊上,前門邊的矮牆下放著一排瓦罐,整整齊齊的擺在牆邊。
“哇啊~咱們新蘑菇屋也太漂亮了吧?”章紫楓參觀過蘑菇屋之後,將自己的行李放在客廳,驚訝的合不攏嘴。
“沒見識,土妞!”對章紫楓剛才咬自己的事兒耿耿於懷的葉明軒故意翻著白眼,大聲說了一句。
“葉明軒,你今天是不是沒吃藥?怎麼老欺負你妹妹?”
黃老師看了一眼兩人,無奈的捂著額頭,不是很寵妹妹的嗎?怎麼今天老是和妹妹過意不去,怕不是彭彭附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