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林晨雖然樂嗬嗬了,但說到底他們目前確實隻能乾些打雜的活,良品率的攻克主要還是靠林晨來解決。
所以曙光科技半導體人才雖然收獲頗豐,但林晨實際並沒有辦法從芯片工廠中逃脫出來,他的任務實際比以前還多了很多。
現在的林晨不隻是需要攻克提升芯片良品率,也需要回應那些過來詢問求學的核心人才們。
而林晨麵對他們的詢問自然是不能不講出原因,否則知識產生斷層。
一旦林晨離去後,他們就是想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提升良品率都很困難。
而且未來購買建設同一級彆的新芯片工廠後,林晨可不會再浪費兩個月時間繼續在新工廠中提升良品率,讓他們躺著享受。
所以新工廠的良品率問題終究得靠他們,也隻會依靠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林晨自然是會回應那些核心人才的疑惑。
向他們講解出為什麼要那樣做,為什麼要增加某些個小裝置或者改裝生產設備再或者為什麼要改變生產辦法……等等。
通過這一番來來回回的求問與回答的過程,再看著他們詢問問題的深度。
林晨也是相信未來新芯片工廠建設完成後提升良品率的問題可以交給他們了。
到時他們就算不能取得良品率的巨大突破,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巨大提升,但保持與這個芯片工廠一樣的良品率應該沒有問題。
當然值得一說的是林晨其實也想現在立馬就去建設一個新的芯片工廠。
但剛借貸118億還沒有還清的林晨,可沒有辦法再去借個上百億建設一個新的芯片工廠。
而且現在借貸118億還是靠抵押曙光科技做到的,這時再去借錢難道要抵押老芯片工廠獲得錢後再去建設新的芯片工廠?
這套路理論上似乎可以,但銀行吃不吃這一招可是個大問題啊,畢竟這可是上百億元的貸款,一個不好銀行行長可是要坐牢的。
所以當前曙光科技正受製於資金問題無法立馬建設第二個同等規模的芯片工廠。
……
時間飛速流逝,在林晨忙著提升芯片良品率的時候,時間正飛速流逝,轉眼間就來到了2003年8月16日。
歐羅巴洲,芬蘭,諾機亞總部。
“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目前曙光科技在全球範圍內都出現了曙光手機被人瘋搶著購買的現象。
這輪曙光手機被人瘋搶著購買的現象雖然根本原因還是曙光手機當前月產能隻有250萬部,無法滿足當前全球市場旺盛的需求。
但這種現象值得我們高度重視,我們也必須重視,因為曙光科技或許擁有挑戰我們全球手機龍頭地位的可能……”
此時一個數十人在場的大型會議室中,一個身穿西服的高管正在拿著一個紅外筆配合PPT圖片不停講解曙光手機的情況。
講述著曙光科技這家公司究竟有多麼的可怕,講述這家公司的未來市場規模有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