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的林晨略微頓了一下,然後接著開口說道:
“首先是解決最基本問題的超級計算機算力方麵的問題,當前我們已經采取了兩個辦法,並且這兩個辦法也在同步實施中。
第一個辦法就是研發出更強的第二代曙光星海超級計算機,該超級計算機的預計算力估計能翻個數倍。
其次就是我們正在研發下一代的“雲計算”架構,該架構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數台乃至十數台曙光星海超級計算機組成一個超級數據中心。
以此獲得更強大的計算性能,徹底解決人工智能“曙光”需要龐大算力的問題。
至於第二個辦法就是成立“阿卡西記錄——人類知識庫中心”的超級計劃。
這計劃就是使用人工智能“曙光”閱讀各種書籍與互聯網上實時產生的“資料”,然後由它歸類創建出一個覆蓋全人類文明知識的超級數據知識資料庫。
這樣之後當用戶詢問已知問題之時,可以直接使用已經擁有的知識資料。
不用調用人工智能“曙光”進行重複計算,以此節約未來日益增加的龐大計算力需求問題。”
聞言,現場不少人頓時皺起了眉頭。
因為他們發覺前麵第一個辦法提升算力問題還好說,但第二個辦法是不是有些糊弄人了?
畢竟這樣的辦法從結果上來說雖然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但畢竟都是使用到了人工智能“曙光”。
隻是一個調用了現有的數據庫資料得知結果,一個是實時計算後得出結果。
但結果真的一樣嗎?肯定不一樣!
以人類為例,明明同樣一件事同樣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段,不同年齡得出的結果看法是不一樣的!
所以即便是同一個人類,其看法並不一致,而人工智能“曙光”顯然也是如此。
畢竟之前林晨已經介紹了人工智能“曙光”的特點,知道人工智能“曙光”和人類一樣也是會學習新知識。
最終當人工智能“曙光”懂得的東西多了以後,自然看待世界,看待同一件事,看待同一個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所以雖然結果似乎都一樣,但實際上曙光科技這不是糊弄人是什麼?
於是此時現場許多記者紛紛舉起了手,想要獲得提問的機會,見此的林晨也是隨意選了一個幸運的德日治報記者。
見此,那個來自德日治報的幸運記者在獲得話筒後當即提問道:
“世界首富林晨先生,你們的第二個辦法是不是有欺騙用戶的嫌疑呢。
畢竟從固有的““阿卡西記錄——人類知識庫中心”裡提取已經形成的資料知識給用戶。
這並沒有使用到人工智能“曙光”,沒有讓它思考,這是不是有欺騙用戶的嫌疑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