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邊,在汽車行業的總裁們紛紛被驚動,趕忙打開電腦查看這場發布會直播的時候,此時加速播放的視頻也是引起了一片片驚呼之聲。
因為通過幾分鐘的視頻,人們發現兩個視頻畫麵裡真的沒有人類出來幫忙,整個工作現場根本就是機器人的樂場。
這些機器人相互配合得無比緊密,恰到毫厘,分工有序,快節奏高效率……
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挖掘出來的運河與道路路基十分的規整,宛如藝術。
在這其中,人類登場的時候隻是給機器人們加油與加水,其他完全跟人類沒有關係了。
按照這個情況,接下來人類隻需要在挖好的地基裡鋪展鋼筋水泥,未來那裡將會變成永久性工事,整個效率工作十分之高。
見到此情此景,現場的人們怎麼可能不目瞪口呆呢?
然而這個時候,一個來自美迪國矽i穀日報的記者舉起了手。
在獲得提問機會後,他問出的問題讓那些亢奮的人們瞬間凝固住了高興表情。
“林晨先生,不得不承認貴公司的工程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做到了世界前列。
但看著工程機器人們和諧集體工作的畫麵,我發現了一個致命缺陷。
這致命缺陷就是人工智能曙光控製數十台乃至數百台工程機器人沒問題,但如果數量擴大到上千台乃至數萬台呢?
那麼多的工程機器人,你們超級計算機的算力吃得消嗎?支撐得起嗎?
這工程機器人的生產成本與運營維護成本應該比雇用人類的成本更高吧?
所以我認為你們研發的工程機器人很好,但實際根本就不實用!”
聽到那矽i穀日報記者的話語,現場的人們微微一怔,但很快他們發現那矽i穀日報所說的確實是事實啊。
畢竟用腳想一下就知道,每時每刻控製一台超級機器人所需要的算力是十分龐大的。
以曙光星海超級計算機世界第一的算力,想要支持一台乃至數十台工程機器人運行沒有問題。
但如果將控製的基數擴大到上千台乃至數萬台,而且在這其中人工智能曙光還要同時服務於人類,服務於六大特殊功能。
在這種情況下,隻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這些工程機器人很強大,但實際上隻是一些有錢人的玩具而已!
“我們推出工程機器人並不是玩玩而已,這位記者先生談到的算力問題我們自然早就考慮過。”
說到這裡,林晨在人們的好奇視線中接著說道:
“首先我們的工程機器人並非百分百由人工智能曙光控製,而是雲端人工智能曙光+本地人工智能聯合工作的形式。
我們的工程機器人內部擁有一個性能強大的專用主機,這台專用主機的性能配合本地端的人工智能,可以讓工程機器人進行簡單工作。
所以我們的人工智能曙光並非實時控製著每一台工程機器人,而是在麵臨複雜或者有突發風險的情況下才由人工智能曙光接管,隨後直到複雜情況處理完成或者風險降低後再由本地端人工智能接管進行簡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