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衝著曙光製造與曙光電子公司是專門代工生產曙光科技與大米手機產品的實力,大家還是十分給麵子地準備去參加那場莫名其妙的工業展覽會。
與此同時,這場曙光製造與曙光電子突然聯合召開的工業展覽會也是吸引了全球無數人的注意力,讓他們將視線投注過來。
畢竟這次曙光科技搞出來的動靜實在是有些大了,還邀請了那麼多記者,這種種行為無一不表明這次曙光科技要搞大事啊。
出於對曙光科技過往戰績的肯定,全球許多曙光科技的競爭對手與同行們略微猶豫了一下後,他們還是決定參加這場工業展覽會。
其中作出決定的人有喬布思、比爾蓋瓷、保羅·歐德檸、高爾文、奧利拉等曙光科技的競爭對手們。
當然,汽車石油協會的那一眾總裁如克倫威爾、查普曼等等總裁也是十分關注這場工業展覽會。
想知道林晨究竟是想做些什麼,看看這究竟是曙光科技的笑話還是他們的笑話。
而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流逝,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曙光製造與曙光電子聯合召開的展覽會細節也是不停地紕漏。
所以隨著時間流逝,人們也是知道了這次曙光科技竟然要發布工業機器人的消息,也知道了哪些工業機器人會使用曙光無鈷鋰電池。
可以說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每隔一天時間曙光科技都會公布出一點細節。
讓全球科技類媒體議論紛紛個不停,也讓更多的人將視線投注在這件事情上。
轉眼間十多天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在2009年11月11日的時候,全球記者與各路總裁紛紛雲集到了曙光製造與曙光電子工廠的內部。
其中這場展覽會並沒有什麼特彆的展覽會台,或者說展覽的內容本身就是整個工廠的運行。
所以記者們隻需要在專屬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進入曙光科技的工廠進行遊覽,觀看這次曙光科技推出的工業機器人。
對此,來自全球的記者們儘管對於這次的工業展覽會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將展覽會放在工廠內部這也是奇葩。
不過當他們走入曙光科技的實驗工廠廠房後,他們紛紛改變了想法,懷疑自己是否穿越到了未來。
“這就是曙光科技研發的工業機器人?”
此時曙光電子工廠內部的某個廠房裡,來自倫頓日報的記者正一臉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的一幕。
此時他眼前的是一些有半人高,隻有肩膀、腦袋、手臂的機器人,此時那些機器人正在熟練地搬運分揀或者組裝著某些零件。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古怪沒有身體,隻有孤伶伶一個機械手臂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的動作十分迅速。
他們的體積十分高大,伸直應該有兩米長,他們由四個關節組成,可以做出各種角度。
隨後宛如藝術一般,聯合組裝生產著一個半人形的工業機器人,無論是大大小小的螺絲組裝夾起還是其他動作,整個過程如蜻蜓點水般寫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