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呂布冷哼一聲,三萬並州狼騎與兩萬西涼鐵騎一同朝盟軍衝了過去。
呂布這邊是五萬百戰騎兵,而盟軍那邊大部分是步兵,公孫瓚的三千白馬義從雖然強大,但也隻有三千而已,對上五萬如狼似虎的騎兵,又哪裡是對手?
更可怕的是,帶頭衝殺的大約一千多將領,竟是個個如同鬼神一般強大,殺的盟軍人仰馬翻,就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也被一個回合衝垮了。
五萬騎兵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盟軍甚至來不及逃回虎牢關,就被五萬騎兵衝了個七零八落,兵敗如山倒。
“投降不殺!”
戰場上,騎兵部隊突然高喊‘投降不殺’,那些正四散逃跑的兵將紛紛丟掉兵器,抱頭蹲在地上:“我投降!”
近四十萬聯軍,在五萬騎兵的衝殺之下,隻花了短短半天時間就結束了戰鬥,戰場上殺敵大約三萬餘人,另有三十萬被俘,還有幾萬盟軍逃跑了。
他們基本是那些諸侯的親兵,一看局勢不妙,拚死護著自家主公衝出重圍,跑路了。
不過也有沒跑掉的,就比如袁紹和袁術,那真是被騎兵追著殺,根本跑不掉。
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雖然袁隗死了,但袁紹和袁術一旦逃回地方,肯定能糾集一幫文臣武將反抗朝廷,所以在出征之前,黃尚就給那一千多豆兵下達了指令,到了戰場上,看到袁紹和袁術就殺,一個也彆放走!
至於劉關張,劉備可是漢室宗親,必須得死。
至於關羽和張飛,這年代的結義兄弟那真是跟親兄弟沒什麼分彆,所以劉備一死,他們也必須死,免得逃走以後給劉備報仇,搞出許多刺殺之類的勾當。
戰爭結束之後,戰果基本符合黃尚的利益,劉關張死了,袁紹和袁術也死於亂軍之中,俘虜三十多萬兵將,其中甚至包括曹老板。
這曹老板不愧是亂世奸雄,一聽敵軍喊著投降不殺,而且真的沒殺,趕緊就丟掉兵器,抱頭投降了。
之後他看到那些騎兵追著逃跑的袁紹和袁術殺,最後這兩兄弟先後死於亂軍之中,曹老板就一個勁兒的後怕和慶幸。
幸好自己投降早,不然下場就和袁紹他們一樣了。
但是對於從小玩到大的交情,袁紹和袁術就這麼死了,曹老板難免悲從中來:“嗚呼本初兄,嗚呼公路兄……”
……
這一場絕對的大勝,並沒有讓呂布覺得如何高興,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呂布看著那些長得一個比一個普通,正在有條不紊的指揮手下看管俘虜的將領們,心中戰意熊熊。
他們便是萬歲的親兵嗎?萬歲有如此手段,教出此等兵將也是理所當然。隻是與呂某相比,不知誰更強?
三日後,大軍得勝歸來,那三十萬聯軍部隊被打散後編入軍中,其中五千人優先被高順挑走,這是黃尚的命令,讓他訓練五千陷陣營,為以後掃平不臣做準備。
剩下的五萬步兵,外加一萬西涼騎兵被張遼帶走,訓練之後以拱衛京師。
還有二十多萬被挑剩下的,這些直接交給豆兵,進行勞動改造和政治思想改造。
古代的交通總是一言難儘,這也是許多地方勢力敢自立為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凡中央王朝不夠強勢,那些偏遠的地方勢力是真敢獨立,尤其是山多水多、易守難攻的地方,中央王朝很難派兵討伐。
黃尚現在是篡漢自立,他知道未來數年內都會是戰亂連連,所以他必須把自己的地盤建設好,吏治要清明,兵馬錢糧要足備,還要有很多能吸引人才和人口的東西,就比如造紙術和印刷術,還有一年三熟的水稻種子,又香又甜的大蘋果。
以及二十年後足以改變天下大勢的義務教育。
到了古代,黃尚最喜歡乾的就是刨世家的根。那些自以為有點文化就能壟斷官場的士族,真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
至於呂布。
作為統領天下兵馬得大將軍,黃尚給他安排的工作就是討伐不臣,反正呂布最喜歡在戰場上顯露神威,既然如此,就讓他在戰場上體現他的價值好了。
黃尚不會擔心功高震主,會給他足夠的‘信任’,反正呂布都發過誓了,沒啥好怕的。
現在黃尚的地盤還有點小,隻占據了洛陽城以及周邊幾個關卡和城鎮,黃尚下一步除了發展自身之外,首重搶奪地盤。
這次十八路諸侯被一舉殲滅,正是收服地盤的大好時機。
武力不能解決一切問題,但武力確實能解決大多數問題,黃尚這邊直接派了官員去接收那十八路諸侯的地盤。
順利接收最好,要是有殘餘勢力敢反抗,那就彆怪他不客氣了。
與此同時,那些參與討伐董卓,被抓的頭頭腦腦們,正在接受黃尚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