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下午的時間,季奶奶鹵了七八個雞蛋,一塊兒牛腱子肉,還有十幾片五香豆腐乾。天氣熱怕帶上車存不住,沒敢包肉包子,隻準備了五個白麵饅頭和三個棗泥餡的玉米麵窩頭,父女兩個路上吃是儘夠的。
準備好的乾糧用了兩個大號鋁飯盒才裝好,季奶奶還洗了一個水果罐頭瓶,裝了大半瓶麥乳精,連同一個帶蓋的搪瓷水杯,一起塞進挎包。
一邊收拾一邊和季芸芸交代:“芸寶,在火車上渴了就和爸爸說,讓他給你衝麥乳精,在外頭不要貪涼喝冷水啊,不然鬨肚子。”
季芸芸猛點頭,覺得奶奶絮絮叨叨的叮嚀很是窩心。
一家老小晚飯吃的簡單,就著中午的肉末茄子,一人一碗乾拌麵。
飯後季爺爺把兒子叫到一邊,從包裡掏出兩遝大團結,細細囑咐著:“這是我下午取的兩千塊錢,你帶著,粵省的事要真能做,多點本錢心裡也更有底氣些。到了那邊千萬彆急躁,先摸摸底,千萬不要彆人說什麼信什麼。尤其這次還帶著芸寶,萬事穩妥為先,安全第一。”
“爸,你放心吧,之前我確實有點衝動,現在不會了。而且羊城我也去了不少次,那邊多少認識幾個人,我去了先找他們打聽打聽,那個羊城人的路子要是靠譜我就找他,要是不靠譜我也可以自己去找,大不了就是成本高一點,總歸有的賺。”
頓了幾秒鐘,季中傑咬咬牙接著說道,:“大不了我就當帶芸寶出去玩一趟,也不虧。”
“能這麼想就好,那我就放心了。”季爺爺拍了拍季中傑肩膀。
聽了父親一番話,季中傑為自己之前的小心思羞愧不已。
本來從粵省回來的路上他還計劃,要是家裡人不同意,他就用這幾年工作的攢的一千來塊錢去闖一闖,可他萬萬沒想到,父親雖然一開始反對,最後卻真金白銀掏出來支持他。他們家是薄有積蓄,但是一下子拿出兩千來,也不是個小數目了。
季中傑暗自發誓,過去之後一定好生謀劃,也不枉費父母這麼開明。
當天晚上,季芸芸纏著季中傑給她講南方見聞,想從中找出些蛛絲馬跡,和記憶中的曆史對上號。
改革開放初期的粵省的走si貿易正是猖獗的時候,有些沿海的地方,漁民不打漁,工人不上工,農民不種地,學生不上學,走街串巷沿著公路兜售si“水”貨。近海的船隻幾乎全是走si船,沿岸的大型私貨市場至少好幾十個,“水”貨的名字也是這麼來的。季中傑口中的羊城佬應該就是這種撈偏門的生意人。
不過這時候的私貨市場可不止賣“水”貨,假貨一樣滿天飛。當然,也不是真的假,而是所有東西都打著外地招牌,比如衣裳全是滬市的,皮革全是溫市的,好像外地的東西才是好貨,外地的月亮也比較圓。而且,有多少假貨都不愁賣,畢竟這是個什麼都缺的時代,好多人連真貨都沒見過,假貨也算不得假了。
季芸芸想起曾經一個同事講的笑話,80年代一些滬市人跑到深市買了一把折疊傘,發現竟是從滬市運去港城,又轉回深市的。滬市人很高興,說是比在滬市買少花了幾塊錢;深市人也高興,說賺了幾塊錢;港城百貨公司也高興,同樣說賺了幾塊錢。
這些因為交通不便和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商機在這個時代遍地都是。
黃金滿地,全看你撿不撿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