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返校估分(1 / 2)

() 整個江市,甚至全國好多省市,像趙飛揚這樣發出感歎的不在少數。

所有人都覺得今年數學特彆難。

難到什麼程度呢,具江市某重點高中知名特級教師說,今年的數學十年來無出其右。

尤其是不擅長這些的文科生們,平日裡數學就是老大難,可這次文科數學差不多就是平時理科的程度,所以一考完文科生也懵了。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試卷難固然加大,但難也不是一個人難,除了真天才會拉開差距,大多數人都差不多。

如果數學平均分比較低,到時候分數線也會相應降低,隻要考生能以平常心麵對後麵兩天的考試,其實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這個道理趙飛揚是明白的,所以他抱怨兩句過了也就過了,好歹他全部寫完了呀,這麼一想心裡舒服多了。

一路走著,趙飛揚突然開口道:“也不曉得楊聰他們怎麼樣了……”

楊聰他們幾個的考場分布在江市各處,估計得去學校估分才能見到,對於小夥伴的情況趙飛揚還是挺關心的。

“應該都沒問題,他們幾個心裡素質都不差,一個數學而已,不至於。”

季芸芸又想起她右前方那個緊張了一整天“眼鏡”兄,笑著跟趙飛揚提了一嘴。

趙飛揚聽了也唏噓不已,如果這哥們兒明天還調整不過來,估計今年是沒戲了。

高考說是持續三天,可真的身處其中隻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文科六門,理科七門,一晃眼就過去了。

師大附中要求所有人考完第二天返校估分,而再見麵的時候,大家仿佛一夜之間就長大了。

畢業照五月底已經照過,高考也已經落下帷幕,無論考得如何,三年的高中生涯實際上已經宣告結束。

所有人都在議論著剛剛過去的水深火熱那三天,焦急中隱含著擔憂,興奮中潛藏著迷茫,為高考,為未來。

從此以後大家就要分道揚鑣了,也許不少人想著等大一放假可以組織同學聚會,往後五年、十年都可以再聚,但事實上,有一些人這輩子都不會再有相見的機會,山高水遠,一彆兩寬。

好像上輩子,季芸芸記得她和楊聰小學畢業以後就再沒見過,畢業十周年班長組織聚會季芸芸去了,可楊聰在國外沒去,十五周年的時候,楊聰倒是去了,可季芸芸那時已經在苦海中沉淪,根本沒心思,也不願意見到任何故舊親朋。

其實當時像楊聰那樣,能在記憶中有名有姓,名字和臉對的上號的老同學已經越來越少,更多的所謂“老同學”,尤其是小學同學早已在回憶裡模糊不清,也許連名字都想不起來。

大學時若能組織起同學聚會,大家也許還保有一份純真,可畢業了、工作了、結婚了,再說聚會,那味道就不可能如當年那麼純正了。

羨慕嫉妒恨的,左右逢源攀關係的,舊情複燃**的,還有寂寂無聞的大多數,每一次聚會都是一出好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